干部上门服务帮助生产自救
本报讯(记者 刘思远 实习生 陈思琪)7月15日,记者在衡南县咸塘镇看到,2万斤救灾水稻种子已经全部发放下来,田地里随处可见农户翻耕、播种的身影。然而,该镇高桥村的贫困户陈高升,却望着自家被洪水损毁的20亩稻田一筹莫展。
年近70岁的陈高升是高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孙女还在念书,家里的20亩水稻是他家全部的生活来源。了解这一情况后,镇、村干部主动上门,一边牵线搭桥当地的种养合作社,让陈高升为合作社工作,每天赚150元薪水,一边动员农机、农技等部门,帮助老陈补种晚稻。咸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康国军表示,洪峰过境后,镇村干部主动上门对接贫困户,不仅优先、足额保证种子的发放,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和后盾单位,帮助开展生产自救,为其争取农资、劳力等补贴,最大程度减少贫困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