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亲”扶贫斩穷根
  ——石鼓区政协扶贫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王小青   实习生 刘竹君

  “修好路后,不仅出行方便多了,也打通了我们的致富路。”7月19日,石鼓区朝阳村村民杨云南开心地告诉记者,区政协扶贫驻点该村一年多来,积极筹集资金,帮助该村硬化组道,安装路灯,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朝阳村通组通户道路硬化率达99%以上。

  近年来,该区政协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战场,组织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深入开展“三个一”行动、助学行动、雨露计划等,为全区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落实任务,摸清扶贫的“底子”

  只有摸清底子,扶贫任务才能顺利推进、落实。

  今年以来,石鼓区政协建立了包村联户工作调度机制,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实打实交流,了解其基本情况,聚焦有劳动能力、失去劳动能力、临时原因致贫、特殊原因致贫等四类群体,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区政协机关干部帮扶建卡贫困户16户,149名政协委员均与扶贫对象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档案,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他们与贫困户“结亲”,或为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或资助贫困家庭在校生完成学业,或帮助贫困家庭成员解决就业等,尽己所能,关爱贫困群体。 

  结对帮扶,挑起扶贫的“担子”

  “扶贫工作要切实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做到户头、人头准,分类分户制定帮扶措施,做到对症下药。”石鼓区政协主席王仲晓多次在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

  一年多来,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涌现出了一个个典型:区政协常委、石鼓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刘少文,为扶贫对象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申请司法救助9000余元;区政协委员、市二中音乐教师方芳常年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郑雨薇,连续2年每周对她进行免费辅导、还管吃管住;南华附二医院的艾文彬、范锟、邓宏军、陈艳华四位委员,分别与4个因病致贫家庭“结对子”,主动上门对这几个贫困家庭中的患病人员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和免费诊疗……

  整合资源,找准扶贫的“路子”

  “我夫妻二人都患有肝病,每个月医药费都要上千元,日子过得苦啊!自从区政协委员罗先玉给我介绍工作,我现在每个月终于有了固定收入近2000元。”角山乡利民村65岁的王德成向记者兴奋地介绍他的“脱贫经历”。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整合各类优势资源,通过就业帮扶、技术扶贫和资金扶贫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共资助55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帮助136名贫困户就业,举办技术扶贫培训讲座和就业培训6次、邀请医学专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次,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进行免费健康体检60人次,为贫困学子送去校服1600余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县县城跻身“国家卫生县城”
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衡阳经验”获推广
“结亲”扶贫斩穷根
茶山坳“美丽小镇”姿态尽显 七旬老人来信盛赞三十年巨变
网络直播推介景区
严查集贸市场“短斤少两”行为
免费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干部上门服务帮助生产自救
衡南首家律师事务所成立
衡山新金龙纸业公司揭牌
简 讯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结亲”扶贫斩穷根 2017-07-20 2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