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推荐:夏克平,衡南县近尾洲镇管山村党总支书记。
扶贫札记:15岁时,因意外我的右前肢齐腕而断。我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时间让自己尽快地适应了左手吃饭、左手写字,我想我已经不是个需要别人照顾的人了,或许我也可以去帮助别人。在乡亲的认同中,在党组织的指引下,我入党了,我当村干部了。作为一个管山人,我期待管山村每个人都能在致富的道路上狂奔!
“要想富,先修路”。管山村地处衡南、常宁、祁东三县交界处,经济落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南下的打工潮更是让本地劳动力大量缺失,滞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走马上任当了村支书。那时的管山村交通极其不便,居民要想出远门需凌晨时分打着手电筒走上3.5公里小路去镇上赶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我首先带领4个村干部修路,随后村里的党员参加进来,到后来村民们也自发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最终经过4年时间挖出了一条3.5公里的泥路。
2004年,由于自身经济原因我选择外出经商,在青岛我开始了长达7年的农副产品收购批发工作,也见识到青岛农民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他们的富足和互助让我想能不能在管山村复制这样的模式,因为管山村的地理环境、水文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而重视三农的政策也如春风般让我回乡的心思疯长,我想我该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了,也该可以为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乡亲父老尽点微薄之力了。
2013年,太阳红渔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我把做生意赚来准备建房子的钱全部垫进了合作社,贫困户只需出力不需出资,全村23户贫困户中,绝对大部分都加入了合作社。在妻子的无奈、孩子的疑问、亲戚朋友的不理解中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一直告诉我自己,“贫困户不脱贫,我绝不先富。”如今,合作社的网箱养殖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利用蓄水区水淹田面积围坝养鱼近200亩,去年合作社的每户贫困户都实现了赢利,总赢利额超百万。
偶然的机会,养殖专家告诉我,管山村零污染的水质对养殖优质的大闸蟹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大闸蟹的养殖对技术要求很高,县委、县政府领导知道情况后,组织我去连云港现场观摩学习养殖大闸蟹。今年年初,我在筹备大闸蟹养殖基地,几户贫困户踊跃报名。我坚信,我能带领村民脱贫,就定能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就在我们满心欢喜期待一场好收成的时候,前不久这连天暴雨彻底击碎了我们的憧憬。由于暴雨山洪导致养殖基地整个被淹,经济损失高达300多万元,前期投入的资金全部化为乌有。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损失,我依然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村民们信任的目光里,我相信,我还能站起来,还能继续带着“太阳红”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