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炮公村:
探索“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阳新)“这秧苗上有白色的异物,必须要马上除草和打秧田宝,不然影响秧苗长势。”6月26日,记者在衡南县谭子山镇炮公村的育秧田里看到,罗吉政正在与村里的贫困户李小军察看秧苗的长势,由于水稻种植关系着村里扶贫产业的发展,对于田间的管理工作,罗吉政十分上心。

  今年55岁的罗吉政在炮公村任支书已经有17个年头,在回村之前,他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商,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毅然放下事业,回到了家乡着手发展产业。2012年,他成立福祥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把村内的种养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发展。在2014年启动精准扶贫工作时,他又追加投入500万元资金,加大对村内产业的发展力度。

  村里的贫困户李小军由于手有残疾,以前在家务农收入甚微,在加入合作社从事农机操作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迅速改观,现在年收入将近3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做事的村民越来越多,多的时候一年大约有150个村民在这里做事,不仅有本镇的村民,周边的三塘镇也有不少村民在这里做事。

  除了把村内的贫困户纳入专业合作社,罗吉政还为他们规划不同的产业项目,让他们从此有了脱贫“造血功能”。截至目前,炮公村已经形成以优质水稻为主体,烟叶、果蔬种植及鸡鸭鱼养殖为辅助的整体产业项目,不少贫困户每年的利润分红就上千元。罗吉政说,带领村民脱贫只是个小目标,他的大目标是要在村里打造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奔小康。“下一步,我还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块,搞休闲农庄一体化,带动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和贫困户再就业,把村里打造成一个脱贫攻坚的样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强降雨今起按下“暂停键”
明起高新区局地停水
氵米 水衡东站
能人回乡创业 带领乡亲致富
村干部半夜敲响铜锣 一村民雨中惊险撤离
“四大爱心行动”温暖计生困难家庭
市民签名倡议远离毒品
礼仪知识大PK 文明新风扑面来
7月底前完成乡镇(街道) 妇联换届
探索“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新模式
城区未因强降雨出现严重积水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探索“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新模式 2017-06-29 2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