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罗吉政在炮公村任支书已经有17个年头,在回村之前,他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商,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毅然放下事业,回到了家乡着手发展产业。2012年,他成立福祥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把村内的种养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发展。在2014年启动精准扶贫工作时,他又追加投入500万元资金,加大对村内产业的发展力度。
村里的贫困户李小军由于手有残疾,以前在家务农收入甚微,在加入合作社从事农机操作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迅速改观,现在年收入将近3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做事的村民越来越多,多的时候一年大约有150个村民在这里做事,不仅有本镇的村民,周边的三塘镇也有不少村民在这里做事。
除了把村内的贫困户纳入专业合作社,罗吉政还为他们规划不同的产业项目,让他们从此有了脱贫“造血功能”。截至目前,炮公村已经形成以优质水稻为主体,烟叶、果蔬种植及鸡鸭鱼养殖为辅助的整体产业项目,不少贫困户每年的利润分红就上千元。罗吉政说,带领村民脱贫只是个小目标,他的大目标是要在村里打造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奔小康。“下一步,我还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块,搞休闲农庄一体化,带动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和贫困户再就业,把村里打造成一个脱贫攻坚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