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明确政府保障责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公共图书馆法草案昨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建立健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

  完善体系:

  强基础补短板

  设施体系、保障体系、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突出短板。

  “草案着眼于强基础、补短板,提出了强化设施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的法律要求,为完善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说,如草案规定公共图书馆确定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以人口数量为第一依据,加强固定馆舍和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建设,突破了传统的以行政层级布局和固定馆舍建设为主的思路,指明了设施体系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坚持公共图书馆事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完善保障体系提供了法律准绳。

  草案还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图书室,服务城乡居民。

  健全制度:

  实现三方面突破

  立法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基本制度。李国新说,草案在完善制度方面有三方面突破:

  一是明确了设立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条件,为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性,如规定公共图书馆应配备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作人员,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应具备相应的条件等。

  三是为公共图书馆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明确规定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提升服务:

  关注未成年人等群体阅读需求

  在强化功能、提升服务方面,草案着眼于把长期以来基层创新实践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

  草案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配备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单独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

  “关于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规定,落实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李国新说。

  同时,草案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实践的一系列惠民便民服务举措实现法律化。草案明确,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开展文献信息查询、借阅,公益性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将推动、引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公共图书馆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应当开放,应当向社会公告本馆的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借阅规则;公共图书馆应当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定期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草案还明确,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提供特殊群体服务、流动服务、自助服务、数字化服务等。

  鼓励社会参与:

  “同等对待”并赋予“冠名权”

  李国新认为,草案在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动力方面迈出了突破性步伐。

  草案规定,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给予政策扶持;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依法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公共图书馆及其馆舍、其他设施。

  “根据草案,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公共图书馆,在设立条件、专业化要求、运行管理、财产处置等方面同等对待,草案还明确规定社会力量参与者具有公共图书馆设施、专藏和专题活动的冠名权,这些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突破。”他说。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下一站,无人机该往哪飞?
明确政府保障责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明确政府保障责任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2017-06-23 2 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