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高考诈骗的止点是诚信
  雁鸣声声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高考结束后,河南鹤壁市警方迅速破获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假借售卖高考(精品课)试题答案,对高考考生实施诈骗。据警方初步调查,涉案考生有近百名,涉案金额达300多万元。犯罪嫌疑人郑某交代:我们就说内部渠道得到的高考试题答案,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儿。

  高考是国考。面对如此重大、如此严密的考试,骗子居然敢胆大妄为,让这么多学生受骗。而另一个方面可见,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达到目的人数之众,也说明了一些人一心想走“捷径”的心态。为确保高考公平,维护社会正义,让高考诈骗等此类非法行为无市场、无空间,除了公安、教育等部门联手打击严惩之外,讲诚信其实是根本之策。

  这里,有一个故事: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公开选拔一名首席调查主任,最后有40多人进入了笔试环节,时年43岁的蔡双雄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可是,最后一道题把他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蔡双雄平时读过许多关于李世民的书,但他此时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了。交卷的时间快到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在试卷上写下了这么一行字:我实在想不起来李世民在环保方面曾有过什么举措,对不起,这道题我不会答。

  交卷后,蔡双雄显得很沮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星期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最后的那一道题,蔡双雄竟然得了满分,并且,唯他一个人得了满分。蔡双雄成了进入面试环节的唯一人选。选拔委员会这样解释:唐太宗时,还没有环境保护这种说法。这道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或者说,最标准的答案就是“不知道”。其实,出这道题的目的就是测试应试者的诚信度,蔡双雄因诚信而得满分通过。

  诚以立身,信安天下。高考是教育国考,也是道德考场。除对近千万考生考试书本知识之外,也在对社会、对家庭、对民众进行一次社会道德诚信的考试。那些受骗考生,从违背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真实付出得到的才靠谱”等诚实求学、诚信做人基本道理的时候,想以走捷径、不诚实、靠作假求答案、得高分、达目的,就会自然而然落入诈骗者的套路与陷阱,从而落得失德又破财的结局。

  高考诈骗,起于贪欲,止于诚信。防范高考骗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需法治与道德并重,通过依法严管,道德重建,切实强化社会诚信,让诚实求学、诚信做事、老实做人成为个人的价值追求、行为实践、人生信条。只要人人有诚信,人人守诚信,方能得天下无骗。

  ■周卫国

  想以走捷径、不诚实、靠作假求答案、得高分、达目的,就会自然而然落入诈骗者的套路与陷阱,从而落得失德又破财的结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耒阳:寓“廉”于景 寓教于“游”
一批文明创建先进集体齐亮相
规范城市二次供水管理
现场应急演练再绷安全生产弦
防范高考诈骗的止点是诚信
“常回家看看”入法易入心难
世相浅见
实现居民“微心愿”,展示代表“大情怀”
千人毅行宣传禁毒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防范高考诈骗的止点是诚信 2017-06-20 2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