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如此这般多方联手,一环扣一环,难道消费者只有吃哑巴亏、认栽的份?事实上,相关部门应尽快修缮电子商务法,通过加强对快递物流业诚信经营和连带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以及时斩断海淘假货的产业链。
2、最近几天,济南交警针对行人在路口闯红灯的行为,采用大屏幕曝光的治理形式,曝光内容不光包含视频,更以高清无码的照片曝光违规者面貌特征。据悉,此项措施将会持续下去,成为严罚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的一项常态化处罚。(据《南方日报》)
浅见:如此方式曝光违规者,是否处罚得当,是否构成侵害隐私权?答案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这样的处罚措施只会是“临时性”的。我们相信会有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也更期待行人在路口不闯红灯的自觉与文明!
3、22日上午,一名冒充“乾隆皇帝”在深圳行骗的男子刘某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深圳一名富婆却被这名冒充乾隆皇帝的男子骗走200多万元人民币。而跟“乾隆皇帝”搭伙诈骗的男子,则冒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弟子。被害人郑某对此信以为真被骗222万元。(据《广州日报》)
浅见:如此荒谬的谎言居然也有人信!可以说,这不止是“智商欠费”的问题,情商方面也急需“充值”——既要通过常识辨别真伪,还要能克制自己不被“巨额馅饼”冲昏了头。
4、今年3月开始,一次家长对孩子全面“戒吼”的实验在成都发起。这项实验要求家长们加入微信群,加入之初每对家长需交30元激励金,按照规定,打卡满30天(戒吼30天)的家长可取回30元激励金。截至5月21日,“戒吼”实验已开展三期,每期持续30天,已有150对家长参加。结果,没有一位家长能够成功完成每天的“戒吼”打卡。(据《成都商报》)
浅见:现如今,打骂孩子的暴力教育方式,不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更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但是,这样以激励金“戒吼”的实验,其中效果也同样令人担忧。毕竟,关键还是得依法“戒吼”。
(本栏点评: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