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786.38亿元,增长7.9%,占全市GDP总额的62.6%;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3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2.3%;非公经济实缴税收108.45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7.1%;非公企业吸纳了90%的就业,从业人员突破240万人。
非公经济的向好发展,得益于我市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据介绍,在优化法制环境方面,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点制度的意见》,将93家企业(其中,62家为非公企业)定为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点,聘请104名代表为测评员,对全市职能部门进行公开测评和全方位监督,倒逼职能部门打造有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同时,优化政务环境。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两集中、两整合、两公开”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总时限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提速率达67.6%,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总时限控制在47个工作日以内,提速率达74.6%;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55个市直部门与12个县(市)区系统互联互通和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类事项网上办理,并实行网上电子监察和受理投诉咨询,市本级网上审批办件已达100%。
不仅如此,我市还狠抓审批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第一批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4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86项。同时,大幅缩短审批时限,将所有项目分为即办件、一审一核件、承诺件,规定即办件1个工作日办结,一审一核件3个工作日办结,承诺件10个工作日办结,承诺时限从法定的866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1520个总工作日,提速率达82.44%;精简规范审批环节,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2165个精简到769个,精简率达64.48%。
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我市强化督查问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去年,全市立案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影响机关效能案件49件,协调化解阻工和工程纠纷150起,调查处置重大阻工事件40余起次、依法打击处理违法人员80余人次,形成了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