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渣江镇敬老院内,80岁的老人汤春拿起渔鼓演唱《彭大人私访广东》戏文
■文/图 本报记者 彭 斌 见习记者 汪 衡
退省庵内彭玉麟与梅姑的塑像
彭氏族人展示着一沓厚厚的家谱
修葺后的彭玉麟故居
家规家训历来是中国人说话行事的准则。2015年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和客服端推出的“中国传统的家规”专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近日,专题栏目组将目光投向了祖籍衡阳的晚清名臣彭玉麟。
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著称的“雪帅”彭玉麟,在衡阳几乎是家喻户晓。清明前夕,记者来到他的故居、退省庵和彭祖山,用镜头寻觅他的足迹和故事。
站在渣江镇一条村道上,远远望去,彭玉麟故居掩映在一片农舍和田园之中。按原貌翻新的彭玉麟故居与彭氏“赐福堂”紧邻。为了表示尊重,一行人将车子停在故居附近的大路边,步行进入故居。走进故居院子,映入眼帘的是彭玉麟生前在武汉黄鹤楼题写的楹联:星斗摘寒芒,古今谁具摩天手;乾坤留浩气,霄汉常悬捧日心。
进入位于珠晖区湘江河畔的退省庵,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彭玉麟身着官服的画像。画像旁挂着一副对联:绝少五千柱腹撑肠书卷;只余一副忠君爱国心肝。这是他生前自拟的门联,概括了自己的本质:本为一介书生,柱腹撑肠的是众多的书籍,身经百战无畏生死,是因为心存爱国。
青山有幸埋忠骨。原本只是衡阳县樟木乡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自彭玉麟长眠于此山后,附近人就将这座山称之为“彭祖山”,以此来纪念彭玉麟。
如今,他的传奇故事被人口口相传,《彭大人私访广东》渔鼓戏,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耳边。
同题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位于衡阳县樟木乡境内的彭刚直公墓庐
故居正堂内悬挂着彭玉麟的画像以及他画的梅花
退省庵如今是衡阳市纪委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彭玉麟故居掩映在一片农舍和田园之中
彭玉麟晚年居住的退省庵位于湘江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