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法自然”如何与科学同行?
  国学热评

  ■赵建永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以天人合一的“内在关系”立论,迥异于西方把人和自然视为对立的“外在关系”。“道”是必然性的普遍法则,渗透于宇宙万有之中。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这种自然法则的支配。和谐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一种结果,和谐人生就是在各种关系中按照这些自然法则生活的过程。各种不和谐现象之所以产生,都源于背离自然。以身心健康而言,离自然越近,则离疾患越远。面对当今世界普遍性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不赞叹“道法自然”的智慧。这种观念在探求生存与自由的同时,便已考虑到获取的前提,并把自然法则上升为人类的行为价值,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借鉴。

  时至今日,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已显得非常迫切。“道法自然”注重天人相合,并非让人削足适履地消极适应环境,而是要“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亦即掌握客观规律而预先防范,由于采取的措施符合天道,因而不会受到违反自然规律的惩罚。而当天灾人祸突如其来降临后,亦遵奉天地消长变化的规律,应机而动,转危为安。

  《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所诠释的正是“道法自然”的上述含义。“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不作为”,而是积极创造条件来合道行动的“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而行,是“辅万物之自然”的“无妄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为无为”。藉此使天地万物顺随本性而生,各得其所,以达成无为而成的效果。在国际汉学界,李约瑟纠正了以往对道家“无为”的误读,解释为“不作违反自然的事”。卡普拉解读为:“‘无为’不是指禁绝行动,而是不要采取与正在运转的宇宙进程不相和谐的行动。”李约瑟也是在此意义上指出:“能够实践无为,意味着要通过本质上是科学的观察来师法自然,这对中国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开端。”道家自然观在西方的流行,也日渐引起了中国当代学者的关注,这种文化自觉使得生态自觉成为可能。

  我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适当加以引导、调整和改造,将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参天地之化育,上下与天地同流”,方为“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正像卡普拉在《转折点》中所说:“在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中,道家提出了最深刻而精彩的生态智慧:强调所有自然和社会现象既是一根本的整体,又具有动态的特性。”这表明人类更应从基于自然主义的人文关怀角度看待自然界。“亲近传统,回归自然”既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语汇,更是一股不容回避的世界潮流,是社会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据《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405版:版面四
文学美:古代判词独特的说理模式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二月二”为何是剃头的好日子?
“道法自然”如何与科学同行?
《归雁·万里衡阳雁》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道法自然”如何与科学同行? 2017-02-28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