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谢明称,建立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体系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生活方面,要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 减少饱和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量; 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本报讯 (记者 陈书云) 2月18日,我市2017年脑卒中适宜技术培训班在南华大学附一医院举行,该院10余位专家就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进行了专题讲座,市内及各县(市)一级医院3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因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神经内科陈敏称,近10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1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年我国为缺血性脑卒中支付的医疗费达400亿元人民币,脑卒中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基地医院,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近三年来分別在石鼓区青山街道、角山乡和珠晖区茶山坳镇,完成了15000余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谢明说,开展此项筛查工作,建立脑卒中防治体系,提高脑卒中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专家易善清告诉记者,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及用药史;高胆固醇血症及用药史;糖尿病及用药史;年龄超过40岁。一般危险因素则有10余种:房颤或其他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直系亲属中有过脑卒中或心脏病史,男性,吸烟,大量引酒,缺乏体育运动,肥胖,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突发性耳聋等等。这些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性別和种族遗传因素,其他都是可以干预的。脑卒中筛查就是针对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及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筛查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随访观察,特別是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进行一级防护。
谢明称,根据相关数据分折显示,我国卒中危险因素流行广泛,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急需重点干预。通过健康教育、控制病因、管理风险方式等,促其定期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指导高危人群如何维持、达到健康指标,降低或预防患病的风险。生活方面,要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要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活动,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运动;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