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东县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概述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振翅高飞,决胜全面小康
——衡东县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概述
  ■统筹/罗  华   谭珍利  撰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摄影/本报记者   陈太仰

  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2年的19.1: 41.8

  :39.1优化为16.88:36.82:46.30,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A

  “数”说衡东这五年

  经济总量稳步上升,2016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48亿元,是2012年的1.46倍,年均增长9.9%;公共财政总收入预计达到13.67亿元,是2012年的1.47倍,年均增长10.1%;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64亿元,是2012年的2.31倍,年均增长2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8562元、17225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9.7%。全县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到87.6%,比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过去五年,衡东县创新思维和方法,注重质量和效益,努力培育形成特色产业支撑、新兴工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并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优化升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2年的19.1: 41.8:39.1优化为16.88:36.82:46.30,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2016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77.68亿元,是2012年的1.38倍。粮食总产达41.87万吨,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荣获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3.6%。深入推进“一流转五服务”工作,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8.15万亩。

  新型工业转型升级。2016年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3亿元,是2012年的1.28倍。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8家,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化工、建筑材料、轻工陶瓷和农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经开区于2013年获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今年预计可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38.8亿元、工业增加值53亿元。湖南机油泵公司于今年11月在主板成功上市,“湘江牌”机油泵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产业快速壮大。旅游业蓬勃发展,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旅游强县”称号,罗荣桓故居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0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25亿元。土菜产业链累计实现产值58.9亿元,实现就业10万人。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均在衡东经开区设立湘南枢纽中心,新塘安邦物流中心、土菜配送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结构优化,构建发展新格局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B

  项目发力,带动经济大提速

  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13个,完成投资额136.83亿元

  红狮水泥、华亚玻璃、恒建油茶产业基地、建材大市场、南岳高速东延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点燃了衡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力引擎。

  据统计,经开区累计投入5.4亿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厂、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推进了城北片区道路提质改造、标准化厂房二期工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园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为了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衡东县多措并举,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政策、土地的支持,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融资渠道全面拓宽。广泛开展政银合作,累计签约资金60亿元;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累计争资29.6亿元;成功创建市级金融安全区,县内5家融资平台公司累计融资17.86亿元,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瓶颈。用地保障更加有力。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累计批回项目建设用地466.62公顷;深入开展园区征地拆迁“大会战”,储备土地3000多亩。

  C

  改革开放,点燃活力促跨越

  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由33个精简为26个,2013年以来,全县新引进内外资项目171个

  近年来,改革浪潮拍击着广袤的衡东大地,形成一股摧枯拉朽气吞山河之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衡东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改革部署,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时不待我的压力、舍我其谁的担当,蹄疾步稳,向着改革深水区劈波斩浪,朝着改革高地奋勇前行。

  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由33个精简为26个;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乡镇数量由24个撤并为17个,社区数量由19个优化为23个,行政村数量由561个合并为233个,精简幅度达58.5%,高出省市要求11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成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三农”、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等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零基预算、公务卡结算制度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不动产登记等工作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2013年以来,全县新引进内外资项目171个,其中30个项目投资过亿元,累计到位资金41亿元。天英学校、旭达大健康国际生态园等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东。

  D

  统筹建设,城乡面貌换“新颜”

  城北片区、河西新区、城东滨水区开发持续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红狮水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集科技、环保、节能、高效、利废为一体的生产工艺

  深冬时节,漫步衡东,鳞次栉比的亮丽高楼、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花团锦簇的广场和公园,构成一幅漂亮的现代化城市图景。

  近年来,衡东县实施“县城五年倍增行动”,城北片区、河西新区、城东滨水区开发持续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1.2平方公里,“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累计实施121个市政工程项目,高标准建设了沿江风光带,拉通了文冲路,改造了交通路、氵米 江大道、文明西路、世纪路,县城主干道基本实现油化;城北汽车站、污水处理厂二期、育星小学、博爱医院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顺利建成,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大幅提升。

  乡村的面貌迎来了喜人的巨变。近年来,衡东县实施农村通畅工程1020公里、安保工程19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9座;完成S314线氵米 水至新塘段、S315线大浦段油化和亮化工程,吴南公路全线贯通,栗德公路拓宽改造、永乐江大桥、霞流公跨铁工程全面竣工,“畅、安、舒、美”的城乡路域环境逐步形成。霞流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新塘镇荣获“全国重点镇”称号,荣桓、三樟等8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杨林镇潭江口村、大浦镇堰桥村和堰城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

  E

  民生优先,百姓更有幸福感

  四年来民生投入累计达85.72亿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89%

  华亚玻璃公司采用全自动验瓶机和全自动包装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氵米  江生态观光园成为乡村旅游新的热点

  近年来,衡东县坚持民生优先,四年来民生投入累计达85.72亿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89%。

  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全力扩大就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5%以内。完善社保网络,全县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两项合计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养老保险缴费实现“同缴同补”。加强社会救助,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93亿元、医疗救助金4926.0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3107.8万元。

  与此同时,衡东县开展扶贫攻坚,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脱贫16497人,脱贫率达51.65%。办好民生实事,圆满完成127项重点民生实事指标,解决16.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6900套,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400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00户,新建乡镇敬老院8所。

  合村并乡后,基层群众能享受到更便捷优质的政府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振翅高飞,决胜全面小康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振翅高飞,决胜全面小康 2017-01-20 2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