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局、长远考虑,积极借鉴国际上的碳税经验,对中国来说是不可回避的。我国计划于2017年开始运行全国碳市场,碳税可以成为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对于单体排放源规模较小或过于分散、不利于由碳市场进行管理的行业,将来可以通过开征碳税来反映碳排放的社会成本,优化调控机制。
(贾康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将产业政策法制化的问题,从而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并以此避免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政府干预市场,制造不公平竞争。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文显堂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年不是赚钱的年头,而是求生存的年头,先活下来再说。企业应该把债务水平降下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负债过高对国家经济是个风险,对企业也是风险。高负债的问题主要不在财务费用,而是现金流管理。债务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出,如果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相匹配,企业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许小年 经济学家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投资机会当然也是结构性的。因为政府需要坚守的两条底线是经济稳增长和不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意味着经济要继续靠投资来拉动,才不至于出现大幅回落;投资又是政府主导的,故基建投资等相关行业与公司的收入增长依然可观。此外,国企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去把握。混改和债转股带来的相应机会是存在的,但局部机会多于整体机会。
(李迅雷 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