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常住人口达700万以上,照国家卫计委统计的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2850元来算,衡阳潜在的160亿元以上的医疗支出资源对于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本身就是一大优势。”罗志刚表示,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完善的医疗服务能力,打造成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医学教学方面,我市拥有南华大学、环境生物学院等一批资深医学教育院校,以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临床类别)、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一系列资源平台,在教育及科研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如此,我市三级医院无论从数量还是医疗水平上,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重点专科和特色科室技术水平在周边城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优质的资源,为我市建成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如何建成与衡阳地位相匹配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罗志刚认为,首先要有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医疗资源采取分级诊疗、分区诊疗,对医疗纠纷出台相应的改善措施;其次,要有强大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形成符合本市及周边区域实情的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金字塔”,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且加强医疗单位服务水平,促成良好的医疗环境。
“看病不再远走他乡,相对减少求医隐形费用。”罗志刚表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建成最受益的无疑是老百姓,医疗资源的最大利用也能促进医疗科研的提升。此外,健康产业也将随之膨胀,为城市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