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是更好地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保障民生与促进经济发展之亟需。
邹爱民认为,衡阳构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标志就是“五大中心”的完善,即:大湘南区域医疗中心,就是强化现有三甲医院的能力建设(医疗、科研、科教水平),争取在全市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8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6个,打造湘南地区医疗高地及区域医疗中心;市级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以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市直医院为龙头,整合市中心城区三级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资源,建立辐射全市乃至湘南地区的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以市中医医院为核心,建立市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市级专科性区域医疗中心,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建立市级传染病防治区域医疗中心,以市第一、第二精神病医院为核心建立市级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区域医疗中心,以各县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核心,各自建立辖区内县级区域医疗中心。
“我们要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邹爱民指出,要达到这一目标,重点是要优化城区医疗资源配置,城区原则上不再新设置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现有三级综合医院不得异地改扩建。市城区一、二级综合医院逐步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通过改造、转型为特色专科医院或养老康复服务机构。在新设置的符合条件的街道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