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历久弥新的研究和学习价值。领导干部应从国学中汲取经验与智慧,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
格物穷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格物穷理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就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就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知行合一。学国学、读经典,不是为读书而读书,更不是读死书、死读书。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才能将书本知识化为实践智慧。领导干部带头学国学,知行合一,表里合一,可以有效推动政治生态的净化。《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章》中两个先锋队的论述,也与儒家君子德行一脉相承,“关键少数”可谓先锋队中的先锋。
经世致用。即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学国学、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得益,更是为了伟大的事业。
(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