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课题——
深化作风建设,注重宣传教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五年来,市十届纪委紧紧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抓住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监督检查,以霹雳手段整治作风积弊。
——集中开展专项督查、暗访活动2300余次,点名道姓通报典型案件402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496件,处理60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63人。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腐败以及文山会海、滥发津补贴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相比2011年,2015年全市发文数量减少18.67%,会议数量减少59%,“三公”经费下降29.82%,其中公务接待费用下降42.03%。
——扎实开展专项整治,问责“为官不为”党员干部146名,给予党政纪处分87人;查办“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35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320人,移送司法机关49人;查办“四风陋习”问题462起,给予党政纪处分454人。
——立足正本清源,制定出台了最严“禁酒令”、“禁赌令”以及“为官不为”问责办法、党员干部拒收红包礼金的九条规定等一批制度,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反腐倡廉,教育为先。五年来,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培训、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法规考试;加强警示教育,全市有1.4万余名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精心办好“衡阳反腐网”,开设“清风衡阳”官方微信,建立6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推进廉政文化进景区、进园区、进重点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一股不竭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打造反腐铁军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认真落实“两个为主”要求,下级纪委领导班子人选由市纪委会同组织部门提名考察,案件查处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
——深化“三转”,加快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市纪委纪检监察室增至7个,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精简至10个,各县(市)区纪委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
——创新开展“铸剑工程”,锻造执纪办案的“尖刀连”“突击队”,实现了执纪审查“以我为主”的目标,得到中纪委、省纪委的充分肯定。
……
五年来,市十届纪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改革创新,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打铁还得自身硬。”市十届纪委把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从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方面,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格管理纪检干部,严防“灯下黑”。另一方面,认真抓好机关党委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案”反思等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和“一进二访”活动。2015年,市纪委机关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书香机关”,联系点衡东县宋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蓦然回首,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史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放眼未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清廉之风一定能够吹遍衡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