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教师李冬生的新专著可为广大设施园艺生产者提供有益借鉴
本报讯 (记者 张建新) 设施园艺如何选型决策?它的投入产出如何让经济效益最大化?南华大学教师李冬生的新著《设施园艺投资决策财务评价与经济效益评估》解答了这些问题,可为广大设施园艺生产者提供借鉴。
设施园艺又称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和养殖棚),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我国设施园艺生产面积从1999年开始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已经超过386万公顷,然而,我国设施园艺生产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成本大幅提高,生产风险加大、效益波动等。
这部20万字专著主要通过评价设施园艺投资决策财务、分析选型风险、评估经济效益科学、估算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进行本量利分析、研究“温超对接”的利益分享以及设施园艺经济效益与人工辅助能利用率协同,目的在于提高设施园艺生产者的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书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高校教师与学生提供参考。
李冬生,现为南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温室生态系统基本功能评价与绩效研究,目前已出版著作4部。
正值暑假,市科技馆自8月10日试运行以来,每个开放日都很热闹,不少中小学生和幼儿前来参观、学习,或参与科技活动,许多孩子进了馆就舍不得离去。图为孩子们正在观看机器人跳舞。
■本报记者 刘晓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