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现供职于衡阳电视台)
“学”是“做”的思想基础与指导,“做”是“学”的实践与检验,“学”与“做”相融相长,辩证统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的重要指示无疑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指导精神和最直接的思想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如何确保取得实际成效,有必要对“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学、怎么做”、“学”与“做”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搞清楚、弄深刻。
一、“学”与“做”的内涵
“学什么”、“做什么”,《方案》在“学习教育内容”部分对“学”与“做”外延有十分清楚的界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其核心在于德性之“觉明”。可见,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之“学”要见之于德性、党性之“觉明”。所以说,真正的“学”,不只是对党章党规等知识的简单吸收,而是德性、党性境界的提升,体现为对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的坚定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觉。何为做?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做,重在实践,在于改造世界变革社会,在于为民谋利。可见,做合格党员之“做”,关键在于“有担当”的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品格,“安天下”的民族抱负,体现为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党纪国法谋事的高度自觉。
二、“学”与“做”的方法
怎么学?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作重要指示时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画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谈“两学一做”时又指出:“学习党章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然,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所以然”;并明确要求“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深入思考党章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要求是哪些、怎样身体力行,深入思考对照党章自己哪些没做到、应该如何提高,深入思考全面从严治党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加强、哪些制度需要完善”等等,正是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其实效的重要方法论。其中,“以问题为导向”是目标方法、“联系实际”是路径方法、“深入思考”是认识方法。
三、“学”与“做”的关系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务必把握好“学”与“做”的辩证关系。
学,固有其重要意义。学而求道,不在求利,这种“为道而学”能使人获得“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以便能活得“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中国儒家历来强调“学以致道”,认为“学”与“做”与“行”是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十分明确的述清了“学”与“做”的关系。
所以,“学”是“做”的思想基础与指导,“做”是“学”的实践与检验,“学”与“做”相融相长,辩证统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要将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既要把“学”的成果体现在“做合格党员”上,也要把“做合格党员”夯实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基础上。“学”要学的深入扎实,“做”要做得干净彻底,只有把“学”与“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解决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清正廉洁的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