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仕龙和刘云宝两位市民联名向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发来邮件,提出关于提升石鼓书院文化内涵的建议。他们称,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石鼓书院作为衡阳城市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可进一步做好管理及规划,以此提升衡阳形象。
就如何提升石鼓书院的文化内涵,他们认为可从扩展外延和丰富内涵两个方面着手。在扩展外延方面,唐仕龙和刘云宝建议,石鼓书院景区受地形的限制,占地面积小、景区场所小,可以参照岳阳楼景区“以楼为轴心,沿湖拓展,做大做强”的做法,坚持以书院核心景区为中心,以湘江、蒸水为纽带,与周边景观相融合,积极对外拓展。一方面可以联桥,进一步加强对青草桥的交通管制,打通石鼓书院与蒸水北岸的人行通道。同时,可在桥两端打造衡阳真正的酒文化一条街,重现古代“酒百家”的繁华场景,做到既拓展石鼓书院外围景观,又与石鼓书院相映成趣。然后可借水,建议开辟“石鼓江山水上游”项目,在石鼓书院合江亭下方、湘江与蒸水汇合处开辟一个古码头,以古色古香的小舟,载游客沿湘水而行,沿途参观游览来雁珠晖二塔、湘南学联、欧阳故宅、彭玉麟公馆、东洲岛,延伸石鼓书院旅游线路。
在丰富内涵方面,他们提出首先可把书院的“招牌”擦亮。建议通过修建、改造等形式,修建“一座仿古牌坊”,并打造“一条书院名人大道”。其次可把书院的“书声”放大。推进石鼓书院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的力度,在驻衡高校中专门成立石鼓书院文化研究机构,加大研究力度,资助学术著作,扩大书院影响。最后,把书院的“记忆”恢复。重现传统讲学场景。在书院大观楼内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用声光电还原石鼓书院古代鼎盛的讲学场景,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先贤讲学和古代学子求学的模拟课堂,增强游客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