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勤务员”,为群众上门办事解难
“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在原每人每月75元的基础上增加5元,今年1月1日起实施调整。此次调标工作将于10月1日前完成,并将增加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到享受待遇人员手中。”7月29日上午,衡南县云集镇黄金社区居委会非常热闹,劳务站工作人员李气亮、全超忙着向附近60多位社区居民,宣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新政策知识,并回答现场提问。
近年来,衡南县人社局创新实施“上门、上档、上心”的民生工程,把服务做实做细。“上门”是基础。通过明确驻村天数、走访参保对象户数、干部与群众熟悉程度等要求,让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亲人”,叫得出名、交得上手、聊得起天。“上档”是必经程序。通过建立民情登记簿、民情台账、分层分类撰写日志、列出清单,联络干群感情,使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上心”是关键。县人社局下放部分职能,一般事务交由乡镇劳务站办理,使干部成为村民办事的“联络员”。乡镇包村干部对有要求、有固定程序的村民事务实行“引导办”或“代办”。
“三上”工程实施以来,该局为741个村、50余万参保户建立了村情档案和户内办事台账,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和代办各类事项8.3万余件。
当好“娘家人”,为劳动者主动依法维权
2016春节前夕,在衡茶吉铁路衡南路段施工的数位农民工代表来到衡南县人社局,投诉铁路施工方拖欠工资。接到投诉后,该局迅速展开调查。由于涉案人数多、金额大,牵涉中国铁路某局,该局立即向衡阳市人社局报告,与多部门联合办案。这引起了该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5天之内,320余万元工资如数发到200余名农民工手中。
从2012年聘请9位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到2015年建立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回访制度……近年来,衡南县人社局全面构建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在普及人社法规政策方面,该局运用报纸、网络、传单、赶集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促使各类从业人员依法维权,为顺利执法营造良好氛围。为了让全体员工知法、懂法、会用法、不违法,该局印制了《依法行政手册》,每月定期学习,组织考试,并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决定法制审查和备案制度。
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日常工作中,该局不仅在收到投诉后“指哪打哪”,还通过日常巡查“主动出击”。每周一县领导接访日,只要接到通知,局长邓河平都亲自参加。全局干部职工也把接访当作大事,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串串数字成为该局依法行政的印证:近五年来,该局群众投诉案件、权益类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均为100%;为2591名劳动者追回1000余万元工资;工伤认定1100余例,工伤赔偿3500万元……
当好“先行者”,为城乡居民高效服务
“银行进办事大厅,办事方便多了!”7月6日,在衡南县人社局窗口缴费的刘先生高兴地说,几年前办理同样的业务,需要在人社局和两公里外的银行间往返。2013年6月,该局把邮政银行引进办事大厅,有效解决了百姓带钱满城跑的麻烦。
近年来,衡南县人社局通过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率先推行“联审联办”,一般项目实行“一审一核”,复杂项目办理不超过5个环节,审批时限缩短至法定时限的60%以内。创新职工医保特殊病种待遇审批方式,对重大疾病无须年年审核资料;在相关医院设立医保审批窗口,让医保病人免去往来县城的麻烦;实施“互联网+”战略,依托网站、微信等平台,提升人才人事、就业社保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的工作关乎民生,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水平,就能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谈及衡南人社人致力于为民服务的初心,邓河平的话语直截了当、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