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
衡阳县安全检查不放过一口水库、骨干山塘,同时对危险地段人口进行转移;衡山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专业防汛抢险队伍;常宁22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
■本报记者 段玉贤
4日15日20时至17日20时,我市出现了今年以来第5次强降雨,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据最新数据统计,此轮强降雨过程中,全市19个乡(镇、街道)受灾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8.79万亩,倒塌房屋164间,受灾人数9.64万人,转移人口4196人。
针对今年的防汛安全形势严峻,近期,衡阳县防汛办对全县水库、骨干山塘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安全专项检查,同时对危险地段人口进行转移;衡山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专业防汛抢险队伍;常宁22个乡镇、办事处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
衡阳县:转移危险地段人口
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今年衡阳县防汛办对全县水库、骨干山塘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出大小隐患10处,同时对危险地段人口进行转移。目前,已完成险工险段除险6处,落实防范措施4处。
同时,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县防汛办及时对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补充,全县现储备砂卵石8000方,编织袋 5万个,常用和专用抢险物资器材,各乡镇组建一支抢险队,并对抢险队成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
衡山:组建专业防汛抢险队
衡山县防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他们在汛前及时对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补充,全县现储备砂卵石 1 万方,编织袋 4万个,常用和专用抢险物资器材,并对县抗旱服务队设备设施进行了维护;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专业抢险队,并对抢险队成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近期,衡山县组织了一次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涵管、涵闸、高危山塘、险工险段,并对所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全县共检查出大小隐患 57 处,目前,已完成险工段除险 21 处,维修排水设施 9 处,疏通易涝节点 11 个,清理影响行洪安全河段 8 处,落实防范措施 8 处。
常宁: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
从3月20日起,常宁市提前进入24小时防汛值班状态,22个乡镇、办事处和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启动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各防汛主体单位时刻保持安全警惕,经常性地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巡查,特别是对往年发生过险情的地段和过水设施重点进行关注,把异常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到目前止,常宁市防汛办共发布防汛预警短信17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