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厨亮灶”让市民能全程监督餐饮企业的一举一动
“明厨亮灶”行动帮企业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高新区的餐饮市场固然繁荣热闹,但食品安全又能让人放心几分?现在,这些餐饮企业主动“敞开怀抱”,邀您与“厨房重地”“面对面”、“零距离”。
这得益于市食药监局园区分局于去年率先组织开展的“明厨亮灶”活动。作为全省试点区域,高新区目前共有57家餐饮企业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
57家餐饮单位“厨房变透明”
据悉,包括小餐饮店、食堂等在内,高新区目前共有近500家餐饮单位,餐饮行业的热闹有目共睹。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餐饮企业诚信度、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明厨亮灶”成为合宜的切入点。
早自几年前,坐落于高新区长丰大道的“绿草地”开全市先河,率先打造“透明厨房”,并引来社会良好反响。随后,其位于解放路的门店也跟进此做法。
去年,高新区成为全省“明厨亮灶”工程试点区域。市食药监局园区分局动员组织餐饮单位积极参加,最终共有57家餐饮单位实施此项工程,改造主要采取“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两种方式进行。
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市食药监局园区分局对最先试点并通过验收的24家餐饮单位给予了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资金补助。
“明厨亮灶”成餐饮业新增盈利点
通过此项活动,普通市民感叹很有意义:原先“神秘重重”的厨房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操作,外出进餐更放心了。
餐饮企业则从中获得不少实惠。市食药监局园区分局局长唐良斌表示,开展“明厨亮灶”活动,实际上是在消费者的信任度和选择权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是餐饮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一把利器,也是餐饮业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实施“明厨亮灶”工程至少使企业利润增加了20%—30%。“绿草地”长丰大道店对此最有发言权。因为此项行动,其将生意做到全国,目前50%以上的营业额由全国各地的考察者带来。
“明厨亮灶”也对企业内部管理带来积极效应,视频监控或透明玻璃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更加有效监管到厨房人员,员工在厨房操作也更加注重规范性。
“这个工程使整个餐饮企业形象得到提升,使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皆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唐良斌表示。
多管齐下,高新区抓食品安全不松懈
但如果厨房透明就意味着食品安全,那敞开的大排档岂不最安全?有些质疑声表示。
唐良斌表示,“明厨亮灶” 带来的积极效用不能忽略,但仅有这项工作显然不足以撑起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在他看来,食品安全工作需齐抓共管,要监管部门和社会共同来应对。
作为职能部门,市食药监局园区分局一直在加强监管和日常巡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控和查处力度。“食药监局建立了‘黑名单’制度,企业一旦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将在网上予以公布。同时,通过‘12331’投诉热线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实现食品安全的‘群防群控’。”
唐良斌表示,为了更好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对“四小门店” 统一进行提质改造,帮助配备基本的消毒等设施设备。建议高新区率先试点餐厨废弃物回收,指定有资质,具备回收、处理能力的公司进行统一处置,以利于餐厨废弃物高效利用,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
除了多方保障食品安全,高新区也积极引导市民文明就餐,通过普及文明餐桌知识、推广文明餐桌礼仪和文明用语、倡导节约用餐行为等方式,邀大家一起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氛围。
去年,高新区开展的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 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共吸引了300多家餐饮单位参加,有16家餐饮单位获评“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