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肖海涛  肖丹)在近三个月的苦苦企盼后,台风“尤特”、“潭美”终于为久旱的衡南大地带来了一场甘霖和久违的凉爽,干枯的土地在“畅饮”一番后重新焕发生机。秋雨贵如油,有利时节不容错失。近日,衡南县全面部署秋冬改种补损工作,力求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受旱灾影响,今年衡南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2.34万亩,成灾面积35.68万亩,绝收面积12.13万亩,有近10万亩晚稻因缺水无法栽插,插后缺水达1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为尽力挽回损失,衡南县出台了抗旱改种补损工作方案和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根据受灾情况,衡南县计划秋冬改种面积10万亩,其中改种旱粮作物7万亩(秋玉米3万亩,秋大豆2万亩,秋红薯、马铃薯2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3万亩。在实际推进中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该县确定了粮食生产“八线九片”和“二十一个测产点”为全县改种补损重点区域,县农业局牵头办好泉湖—鸡笼、冠市、泉溪、向阳—廖田4个1000亩县级改种示范片,每个乡镇创办一个100亩以上的改种示范样板点。该县还编印了10000余份《抗旱改种技术明白卡》,明白告知农户改种时间、改种品种,加强改种补损技术指导,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以水定模式,以地定规划,以时定品种。

  为确保改种补损工作顺利推进,该县要求镇村和涉农部门干部继续坚守一线,引导农民改,帮助群众种,服务到田头,把关到锄头,帮助农民解决在改种过程中的水源、劳动力、资金、品种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农村能人、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规模改种。财政部门将投入400万元用于改种办点所需种子、翻耕、提水等物化补贴;农业部门负责选种和提供改种技术指导;农机部门准备翻耕等农业机具14台套,将根据不同播种季节奔赴各地作业。

  以水定模式  以地定规划  以时定品种  

  衡南改种补损工作全面启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B03版:版面三
衡南今年项目开工率达90%
十条措施打造祁东项目“绿色通道”
祁东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
非法侵占责任田 法院判令速恢复
启动“三好一满意”服务活动
祁东法院成立国家赔偿小组
衡南林业局力助苗农抗旱保苗
清垃圾十万余吨 增垃圾桶万余个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 2013-08-27 2 2013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