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坪村村支书向忠华自己垫资26万元,建电排站、购水管,及时给稻田“解渴”,避免农作物绝收。
白莲镇陆续收到驻村工作队10多万元抗旱帮扶资金,5台大功率抽水设备,近千米的输水管线,全部设备已投入使用。
……
连日来,记者在衡东县境内看到,在各乡镇,各灌渠上,到处活跃着党员干部的身影。特别是7月22日衡东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抗旱一线受教育”活动以后,全县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思,与群众同抗旱……
旱情就是最紧急的命令
自6月11日断雨以来,衡东县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全县24个乡镇近25万人和28万亩农作物严重受灾,绝收7.5万亩,栗木、霞流两个乡镇的8个村近3000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亿元。
旱情就是命令,高温就是考验。灾情出现后,衡东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抗旱救灾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旱救灾、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有关工作,落实了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县级领导包干联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衡东县县委书记程少平说,“旱情,就是命令!我们的干部已经做好了‘打一场仗,出一身汗,痛一身骨’的准备!”
连日来,全体县级领导靠前指挥,夜以继日深入到乡镇、村组、水库、水闸、抢险工地指挥调度,现场研究解决旱情的具体举措,作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力量在一线配置、工作在一线落实”,现场解决抗旱中的突出问题近200个。
根据衡东县委的部署,全县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2万多名党员分赴责任区域抗旱保灌,用实际行动践行“抗旱一线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据统计,共为基层解决抗旱资金2100多万元,筹集抗旱机械近500台套,完成打井525处,新建机电排灌站395座,总装机功率8500千瓦;抢修渠系出险工程49处;122个驻村工作组及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帮助农民科学抗旱,抢种、抢收。(下转第七版①)
——衡东县党群齐心战旱魔纪事
■特约记者 文星 谭珍利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