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 飏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成功为一名近70岁高龄的患者老肖实施了湘南地区首例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7月28日,胸心外科刘翔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手术的实施是我科在胸外科微创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南华附二医院胸外科食管癌微创技术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是湘南地区最早成立的专职从事胸心外科专业的科室之一,现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学位2人,已成为省内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心脏外科疾病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中心之一。科室拥有省内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全高清STORZ电视胸腔镜、德国STOCK III 型体外循环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等。能开展胸心外科领域的各类手术,近年来相继开展了湘南地区首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湖南省首例非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下(非全麻)胸腔镜手术。该科全胸腔镜微创手术量占普胸总手术量的95%,高居省内首位。
患者老肖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来到南华附二胸外科就医。经过上消化道钡餐片、胃镜、胸部CT等一系列检查,以及活组织病理切片确诊为食管癌。尚未见远处转移迹象,具有外科手术指征。手术前,该院胸外科专家组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可能无法承受传统手术方式所带来的创伤及术后疼痛,遂决定为该患者实施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医护人员克服了胸腔粘连、肿瘤体积较大、心肺功能差等重重困难,仅在患者胸壁上开3个1.5cm长的切口,手术十分成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刘翔博士介绍,食管癌又叫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早期症状以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行消失和反复出现,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可有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吐黏液样痰。到了晚期病情逐渐加重,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常伴有胸骨后或胸背部疼痛。其它症状如声音嘶哑、呃逆、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
刘翔博士称,外科治疗因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显著性改善患者症状而成为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式。但传统手术创伤大,一直是威胁食管癌患者的难题。近年来外科手术朝着微创领域发展,胸外科也不例外,从大切口到小切口,尤其是近年来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超声刀的应用,使胸腔镜的应用领域更加拓宽,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由传统手术到小切口,再到今天的胸腔镜下手术,不开胸做食管癌手术才能成为现实。由于该技术较复杂,操作难度大,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了该技术。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对呼吸影响很小,使有些肺功能及一般情况差的病人也能耐受手术,费用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
刘翔档案:医学博士,系我省首位胸腔镜微创专业外科学博士。熟练掌握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支气管扩张、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等微创手术技术,对胸部肿瘤的术后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