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H7N9禽流感肆虐。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报告104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21人,康复13人。病毒能否实现有限的人际传播尚不明确。4月22日,记者就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问题,专访了市中医医院院长王诚喜教授。他指出:“恐慌是没有必要的,中医药可以有效预防、控制、治疗H7N9禽流感,只要做好防范,就能安然度过流感高发季节。
可控:预计夏季疫情
或将得到控制
王诚喜教授称:“禽流感主体上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急性传染疾病,属于中医学‘温病’的范畴,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中医对流感从确定发病机制到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根据中医理论,禽流感病毒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据了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的名称以及有关证候、病因、脉象和治疗原则的记载。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指出温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特点,书中不少处方如白虎汤、诸承气汤等,实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对于温病治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也跟着‘蠢蠢欲动’。”王诚喜认为,春天在五行中属木,性喜条达、主升发。在万物生长、万物复苏的时节,病毒、病菌也将会以几倍的速度滋生,而且常挟有湿毒、毒雾、瘴气等秽浊之气,这就容易造成温病的发生和流行。而夏季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性炎热,火能克木。因此,湿毒、浊气等在夏季就会得到自行控制,禽流感也就自行消失。目前,H7N9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的活性也会降低。预计疫情或将在夏季得到控制。
可防:四大措施预防禽流感
“远离禽流感,预防是关键。”王诚喜介绍,中医药预防对象包括两大重点人群: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预防流感的措施主要有四个:第一,居民除了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房间通风良好、环境干净,还可适当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可用醋熏、艾熏或青蒿熏,可以有效杜绝湿气、浊气;第二,生活用品要定期晾晒,衣服、被子等贴身的衣物要时常拿到阳光下暴晒,经过阳光照射,可以起到杀毒、祛湿、祛毒气的作用;第三,建议市民尽量减少与禽类及其产品的接触,家庭食用禽肉、禽蛋等应充分洗净、煮熟,注意操作卫生,生熟分开。第四,在禽流感高发的时段,天气潮湿,不要常去野外,以免沾染瘴气。
对于市民近期抢购板蓝根的行为,王诚喜教授分析,板蓝根属于中药,对于预防禽流感是有一定疗效的,但不绝对。因此,广大市民们要根据自己的流感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要盲目加入到抢购板蓝根的队伍中。
可治:中医药防治禽流感效果好
“人禽流感病性以湿热为主,要按照‘温病’来治疗。利用中医疏风解热、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等方法针对性治疗,效果不错!”王诚喜说。
王诚喜指出,中国历代中医典籍中都有对 “温病”及药方的记载,现代中医药对乙脑、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防治也屡建奇功,对于发热等流感样症状,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有目共睹。
据介绍,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骤,转变迅速。重症患者预后差。中医充分发挥“治未病”思想,治疗重点放在发病早期,以疏风解热、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中药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板蓝根、佩兰、贯众、藿香等服用,起到防治的作用。
其次辨证施治,本病表证短暂,转变迅速。发病初期恶寒、发热、干咳无痰等。继之寒战、高热、咳嗽阵作、气喘息促。而后迅速进入重危症期,持续高热、昏迷、厥脱等,可按照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采访对象:王诚喜,市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衡阳市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在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引进的冬病夏治、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药介入治疗填补了我市呼吸病治疗的空白。擅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健康咨询热线:1397344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