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蕴芝兰

  ■愚   叟

  编者按:您眼里或心中的衡阳是怎么样的?是历史源远流长、艺术多姿多彩、哲学底蕴深厚的衡阳?还是科技进步、环境优美、经济腾飞的衡阳?看衡阳,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钩沉过往,关注当下,展望未来。今起开设《我的衡阳》专栏,发出衡阳声音、讲好衡阳故事,“我的衡阳”,欢迎大家来讲!

  衡阳县金兰镇,真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传说仙人牵金牛路过此处桂花桥,因桥边兰草丛生,后人便在此筑寺,冠名“金兰寺”,地因寺而名。

  清同治《衡阳县志》称之“川漾金沙,山长兰草”,故而得金兰名。

  到底何种说法更为准确?留待研究历史和社会学的专业人士去考证吧,我们姑且知道这个传说就行。

  星期天,中国散文学会组织去金兰名人故里看看,我欣然赴约。一路上,汽车在衡邵高速上急驶,不久已进入到金兰地界,窗外就似从丘陵地带进入到了山区一样。低矮的山丘立刻巍峨高大起来,青山如黛,白云出岫,绿水潺流。车窗外的树木全部换出了新叶,一片新绿,苍翠欲滴。山间的竹林,春笋出土,似乎能够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山水异秀,必出奇人!”随行的G先生脱口而出,同时也不忘拿我开涮,“久雨天晴,必有贵人打马路过。”


  (一)


  不一会儿,汽车来到衡阳县石坳村瑞芝堂前。瑞芝堂,文节公常大淳故居。常大淳,字南陔,号正夫。清代巡抚。31岁考中进士,历官30年,先后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御史、盐运使、安徽和湖北按察使、陕西和湖北布政使、浙江和湖北巡抚等要职。

  咸丰二年(1852年),常大淳调任湖北巡抚。10月,太平军从长沙、岳州一路北上进攻武昌。时武昌守军不满五千,提督双福亦无能为力,再加之湖南的援军两次接近武昌时都被太平军击退,武昌危在旦夕。次年1月12日,太平军炸开文昌门,武昌陷落。常大淳担心城破被俘,家眷受辱,与妻、子、媳、孙等16口自尽殉国。葬洪市道山岭,陵墓有神道碑,碑刻咸丰三年(1853年)御赐文:“婴城拒敌,裹革捐生,是用崇祠特建,谥之‘文节’,聿彰宠界,颁此丰碑。”

  常大淳故居瑞芝堂建于清道光十九至二十三年,占地总面积12864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青砖墙体,木柱汉白玉石基,小青瓦屋面,琉璃瓦头。正门大厅中原有慈禧太后所赐“福”字匾额,中间厅堂内墙正中悬挂彭玉麟亲笔书写的“忠烈千秋”横匾。

  常大淳府邸选址三面环山,府第前有大坪,有水池波光粼粼,四周树木苍翠,环境优美宜人。

  大门前坪上,残存两只汉白玉石雕狮子分立两侧,一直静静地守护着主人的故居。门前阶基上门坎、柱础、门框、天枋均为汉白玉制,大门天枋上的双狮戏珠浮雕破损模糊。门框的棱角部位各刻有两根并排竹子作为倒棱圆角,寓意常大淳一家节似竹筠。一进左右两侧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青麻石砌成的圆门,圆门上半部分刻有龙、凤、人物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瑞芝堂偌大的建筑群现大多数都成了残垣断壁,仿佛在向前来凭吊的人们诉说着过去主人辉煌的故事。


  (二)


  汽车沿着一条小河的堤岸,曲折蜿蜒地行走着,突然前面的车停下来了,说是要看看金兰八景之一——石马潭。原来金兰人也仿照衡阳八景诗,作诗描绘了金兰八景:“云山烟雨实堪夸,聚湖风水锦绣华。紫云洞内诗千首,白竹湾头酒百家。石马潭前龙现爪,城坪雪岭鸟喧哗。细望甘溪流润远,十里夜放石榴花。”

  石马潭又叫“蛇摸潭”。潭水瓦蓝瓦蓝的,从水的颜色可看出潭水是比较深的。当地人指着潭中一块大石头说:“这就是石马石!你们看像不像?”有人说像,也有人说不像。根据金兰八景诗所述“石马潭前龙现爪”推论,这块石头不应称之石马,称为石龙更确切。经我这么一点破,就有人附和:“龙头?有点像,有点像!那隐在水下大岩头后面的的小岩石倒似若隐若现的龙爪。”

  那石头究竟像什么,我想每一个人的心境不一,所见石头就会幻化各种形象,我们又何必非要统一认识,指定它是什么了?

  来到镇上,我们参观了 “衡阳红色文化珍藏馆”。该馆由当地农民企业家、侨眷Z先生所建。该馆由民房改建,共两层,约1000余平方米,展品约10000余件,被授予金兰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层馆内珍藏毛泽东画像、照片、绣品领袖像,毛泽东像章、著作以及红色书画作品为主。最为珍贵的是由杭州丝绸厂织绣的3幅巨幅毛泽东像,每一幅将近3个平方米,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国内织绣水平之最。二层以瓷器、杂项的展示及现代书画作品和某人书画作品专展为主。有衡山窑、衡州窑、醴陵窑、衡阳窑,装饰风格有素陶、酱釉、青花、五彩,年代有汉陶、宋瓷、清代民国瓷。此外,还有部分青铜残件和民俗器物。

  “你是怎么想到凭一己之力办一个这样的博物馆的?”我问Z先生,“这些藏品是怎么收集到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在铜套厂工作,经常要与废品店打交道,我认为有用的,从他们那花几角钱、几块钱就买来收藏。”Z先生风轻云淡地回答,“从那以后,我就痴迷红色文物的收藏,只要我知道哪家有一枚像章,一本语录,或者一张照片,我会天天到所有者家里软磨硬泡,他喜欢什么,我就会用我家里的茶叶、糄粑去换,精诚所至,自然就随我愿了。”

  “为了收藏某人的画作,我几十年坚持去看他,他最困难时,我也不离不弃,陪同他去外地写生,画瓷,旅游,他也就乐意将他的画作送我或卖我收藏了。”Z先生一边说,一边搬出一大捆某人的画作。

  “你这样花钱收藏,无偿展览,没有效益,家里人支持吗?”我又问。 “开始家里人是不支持的,后来看我执着坚持,加之培养全家人的兴趣,也就再不做声了。”他接着回答,“现在我儿子在国外,由于也有兴趣,回流了一些清代、民国的瓷器,待会你帮我看看!”

  看着这满屋子的各种展品,归类陈列都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更何况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矢志不移,走千家、串万户去收集藏品。看着面前的这位憨厚朴实而执着的农民,我顿生一种崇敬之情。


  (三)


  参观完博物馆,一个在乡镇工作的朋友说去看看伟人山,并介绍,金兰的山峰众多,山势挺拔,山脊连绵。有的青山高耸、绿树蔽日、危崖刺天、峭壁如削;有的则山形蜿蜒,势如龙蛇;有的肖形状物,似灵猿拜月,童子牵马,仙人对弈等等。他说,近日有摄影爱好者拍到一山势,酷俏伟人仰卧。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让我看伟人山的照片。

  不一会,一行人就来到朋友的旧居前坪。这是一栋非常普通的依山联建的四层楼房,除了正面贴了墙面砖外,相对周边一些别墅式的农家院落,倒还显得有点寒酸。但屋内收拾得非常整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足见房屋主人是一个热爱生活,规矩有常的上心之人。

  “你们看,那边就是伟人山!”朋友手指右边的朦胧的山形介绍,“那是伟人的头、前额、眼睛、鼻子、上身、下肢和脚!”随着介绍,好似看来有一点像,但又好似有点牵强。我想,只有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人们去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许更具吸引力。我说:“我专门去看过广西贺州的伟人山,头在湖南,脚在广西,那还真有点神似。”

  回过神来,我们往屋前方看去,是一览无余的平地,衡阳人称“町”。早春三月的乡村田野里,映入眼帘的是遍地灿黄。“町”里遍地油菜,正逢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全是花的海洋,真可谓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进得屋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对慈祥和蔼的老人。一见我们这么多人进屋,老人高兴得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朋友介绍,老人是他的父母亲。

  “您老咯今年高寿?”“我今年八十二,老伴七十五!”坐下交谈得知,老人一辈子在金兰中学任教,老太太还当过小学校长。

  “你们市里某某曾是我的同事,某某是我的学生。”老师介绍有出息的同事和学生时,那种自豪感满满地写在笑脸上,“我的三个小孩都是自己考学校参加工作,老三现在还在乡里工作,我也没有麻烦过他们。”

  老人介绍的同事和学生,大部分我都认识,有的还是相当一级的干部。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仰视着这对耄耋园丁,他们一辈子教书育人,像摆渡的艄公,把一批批的学生从知识的此岸渡到知识的彼岸。粉笔灰染白了他们的头发,几十年来,他们日夜操劳,给乡村寒门学子送去希望,播下了一颗颗走出山村、摆脱贫困的种子。他们就像蜡炬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回到镇上,再次看到政府介绍金兰的板报“山水胜境,文化金兰”时,我突然想起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句话,“所有文化发祥地都是蓝墨水的上游,哪怕是一条小溪,一座小山,一个屋场。”金兰历史悠久,人文深厚,有名山,名水,名人。这句话改为“山水胜境,人文金兰”更妥帖。而“川漾金沙,山长兰草”则应赋予更多历史人文掌故和现今金兰的本土风情。常大淳、谢彬、常丁求、刘国裕等名人固然是金兰光彩夺目的金沙,那毕生从教、如今鬓发染霜的夫妇,那安心乡镇的基层干部,那倾其所有搞收藏、无偿奉献社会的企业家,那祖祖辈辈植根金兰、躬耕农田的普通人不就是蕴藏在金兰山上的芝兰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山蕴芝兰
筑梦者
诗词二首
童年的游戏
南岳区 双全示范村素描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山蕴芝兰 2022-05-18 2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