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面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罗湘俊:~~~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罗湘俊:
“肾”谋远虑,护佑生命
专家简介 罗湘俊,副主任医师,现任湖南省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组委员、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肾健康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务理事、衡阳市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风湿免疫病学副主任委员。 擅长急慢性肾炎、尿毒症、风湿性疾病、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的综合治疗等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腹膜透析及危重尿毒症的处理。

  ■朱嘉林

  “石大姐,你透析久了,营养跟不上,要记得适当多吃鸡蛋、鱼肉、牛肉等优质动物蛋白!”“老张,你水肿得厉害,要控制饮水!”……8月24日7点半,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罗湘俊一踏入血液净化中心,便开启了“唠叨模式”,同时也拉开了他每天周而复始诊疗工作的序幕。

  这种种“唠叨”的背后,是源于罗湘俊作为一名医者高度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凭着这份对患者的关怀,让他每日至少4次往返于该院第二住院部的血液净化中心和第一住院部的肾内风湿免疫科病房。上班期间,门诊、病房、透析中心不断地往返构成了他每天“铁三角”的运动,每日步数达1.5万步以上。

  从医27年,罗湘俊信守从医誓言,不忘初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深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他孜孜不倦,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项技术填补了湘南地区的空白,为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解除病痛;他以身作则,事事走在前头,勇于承担责任,带出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密切协作精神的优秀团队。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践行医者仁心,护佑了无数尿毒症患者及其家庭。今年被衡阳市卫健委评为“衡阳好医生”。


  A.创新技术,惠泽众生


  1994年,罗湘俊自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工作。曾担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兼心内科主任,全面主持心血管内科工作。2013年,担任肾内风湿免疫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此后,他带领着南华医院肾内风湿免疫学科及血液净化中心迅速发展,并推动衡阳地区肾脏病学及风湿免疫学科不断前进。

  在学术上,罗湘俊一直秉承着科学的严谨态度,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研读最新诊疗方案,了解国内外最新诊疗动态,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在他32岁时,因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在担任心内科主任及大内科副主任职务期间,深得医院领导的赏识和同事、患者们的一致认可。

  在工作中,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前进路上,他努力前行,不断进取,孜孜不倦,在肾内科发展的困难时期他接受医院重任,于2013年担任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科在巩固基础上开拓新项目、新技术,先后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二等奖。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高钙、高PTH(甲状旁腺激素),患者常有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血管钙化等临床表现,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2015年,罗湘俊率先在湘南地区开展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外科手术治疗,为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解除了并发症带来的痛苦,延缓了他们的生命。

  当年,50多岁的尿毒症透析患者石女士受此病严重折磨,轻微咳嗽都引发了骨裂,动作幅度一大就会骨折,痛苦不堪。在口服药物治疗疗效差的情况下,罗湘俊想到“经双侧颈部小切口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遂与乳甲外科等专家开展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协作治疗方案。手术中,要切除双侧多个腺体,对病变腺体定位、手术技术、手术时间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在超声科以及麻醉科等多科室的帮助下,仅1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麻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并将部分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做了自体前臂移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对患者钙离子的监测和补充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他对患者的用药和反馈都一一过问,通过仔细研究和调整,该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顺利出院。

  此项手术的开展,开启了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旁亢外科手术的新里程碑,疗效非常显著,解决了尿毒症患者因矿物质骨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多器官并发症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就地就医的便捷。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展了该项手术100余例。


  B.通力合作,护佑生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担任科主任的罗湘俊坚持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对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每天查房时,他都会准备一些业务方面的新知识、新观点,教给科室年轻的医生们,对诊疗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点一一进行指点。正是他的这种全心全意的“传、帮、带”,让他荣获了“南华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他多次派选青年骨干医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培训、进修,培养县级医务人员骨干数名,指导县级医院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得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在他的带动下,该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兼血液净化中心很快成为了专业强、技术过硬的团队,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在罗湘俊的领导下,肾内风湿免疫科已开展了多学科协作诊疗体系,与胃肠外科配合开展的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在B超室行肾组织活检术、与介入科和血管外科配合开展的血管通路介入治疗及高难血管通路手术等。多学科诊疗体系不仅促进肾内风湿免疫科瞄准医学发展前沿,勇攀技术高峰,提高了专业水平,参与协作的各个科室严格操作规范通力合作,为我市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专供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通路”,也是罗湘俊的“拿手本领”,患有尿毒症5年的刘大爷,此前在其他医院做过内瘘和血透,而后出现了内瘘感染导致的破裂出血,遂转诊至南华医院就诊。

  罗湘俊为刘大爷进行了止血后,通过血管超声评估后发现,其此前做的右前臂内瘘扩张部位上方有一段狭窄,即使进行内瘘球囊扩张手术也达不到治疗要求,甚至会出现二次狭窄,就决定为其进行内瘘重建,他将原有扩张和狭窄段内瘘切除,在老人右前臂原有内瘘血管的上端,重新搭建了一个动静脉内瘘。术后,经过3—5天恢复,老人又可以用该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了,避免了做新内瘘需要2个月才能使用,需要插临时管进行过渡,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有效保护了血管资源。


  C.医者仁心,胸怀大爱


  罗湘俊把医德放在首位,并经常教导科室年轻医生要关心、体贴患者。“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们不仅要理解他们,更要善于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工作中,罗湘俊要求科室医护人员要有“三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待事情要有耐心、对患者要有爱心。作为科主任的他,以身作则,遇事不推诿,为患者检查时认真仔细,在与患者交谈时,解释病情很透彻,深得患者信任,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寻医问诊。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时,罗湘俊首先想到的是要保证每周需不停往返医院行透析治疗的患者的安全。针对血液透析化中心人员流动大、防治困难等问题,他主动参战,坚守第一线,连续十余天吃、住都在科室,亲自布置防控工作,研读防控政策和改进措施。同时,他关心血透患者生活和就医问题,尽力解决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同时对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也丝毫没有松懈,坚持每周专家门诊,并帮助县级医疗单位及时处理医疗难题。

  工作中的他严肃认真,生活中也有着一颗仁慈的心。有一次,一位血透患者因乏力躺倒在回家的路上,他前去查看病情,得知患者经济困难,除了车费没有多余的钱填饱肚子,拒绝住院治疗。他在查看患者无明显异常后,主动出钱为患者买食物,并护送患者到家。

  时刻为患者着想,这是罗湘俊的一贯作风。平日里,他坚持廉洁行医,不给患者开多余的检查和药品,多次为困难患者垫付医疗费用及生活补助。面对河南洪涝灾情,罗湘俊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率先捐款。

  “人生的价值在事业中升华,生命的意义在行医中延续”,罗湘俊坚信当初的医学誓言,27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他用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者仁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肾”谋远虑,护佑生命
衡阳晚报版面九A09“肾”谋远虑,护佑生命 2021-09-13 2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