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山西太原工业学院通报8名学生在体质测试时冒名替考,被取消学位获得资格。实际上,今年9月,该校已经因为相同的原因处罚了6名学生。2019年,也有相关处罚记录3则。记者调查发现,体测替考在高校中并不罕见。一到体测季,常有学生发布寻找体测替考的消息,且多明码标价,依据不同的项目,其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人民币不等。
点评:一些大学生通过替考等作弊方式去通过体测,既反映出高校日常体育活动匮乏,大学生缺少日常锻炼,对自身体质不自信,同时也与目前体测方式有待改进有关。所以,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体育课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同时探索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体测方式,让大学生在体质测试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爱上体育锻炼。
2.日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广州市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开展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工作。试点方案旨在推动实施以问题、需求、效果为导向的维保模式,在有效提高电梯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还要能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维保模式新机制。
点评:长远来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是推行按需维保的关键。如何帮助参与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切实“降成本”,让它们成为市场“头啖汤”的受益者,将是试点工作的一大课题。当企业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试点工作才会广结硕果,被市场真正接纳。此外,在发展电梯智慧维保平台的过程中,如何克服相关技术规范难题,也堪称一大考验。学会弹钢琴式地处理好政府监管、系统运维、数据信息服务等系统性工作,必不可少。
3.“充一辆电动车仅需一元钱”。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充电桩,居民通过投币或刷卡就能充满电,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这项自助式便民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好评。“一元充电桩”在解决群众充电难题的同时,减少了电动车乱停乱放及飞线充电、进楼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
点评:电动车充电是生活中的“高频事项”,直接影响部分居民的幸福感。为此,不少社区开展联络、上门问询,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服务没有止境,唯有针对具体情况提高服务“含金量”,便民政策才能落细落实。电动车充电问题治理,从倾听群众心声,到跟上后续服务,再到及时化解矛盾,只有提高精细化水平,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的“最后一公里”,将便民的好事办成人人点赞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