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义乌下发《关于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员婚姻登记可查询制度的意见(试行)》。该制度在国内尚属首创,将于7月1日起实施。通过这一制度,婚恋对象可以在婚前就了解对方是否存在家暴的记录,考虑是否进入一段婚姻,达到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目的。
关于家暴,网上那句名言:“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的区别”,并非无的放矢。原因有二:其一,据全国妇联信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家暴类事件投诉高达3.6万件,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其二,不少事实已证明,家庭暴力者存在“暴力惯性”,一些家暴者在重组家庭后,还是会将家暴施加在新的家庭成员身上。由此而言,义乌规定婚前可查询婚恋对象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记录,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通过网友的一片叫好声中,不难看出,自2016年《反家暴法》正式施行以来,家暴问题已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勇敢站出”之人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强烈支持”之声。家暴可查询制度此时试水推行,可谓民心所望,施政所向。
这满足了婚姻当事人的知情权。在正式迈入婚姻殿堂前,双方都能通过查询,加深彼此了解,有效防止婚后才发现 “遇人不淑”,避免“后悔已晚”。
这对潜在施暴者起到了威慑作用。过去,一些家暴者屡犯不改,通过另外组建家庭,又能寻找到“发泄对象”,变相纵容了他们“家暴成瘾”。如今,“披着羊皮的狼”的伪装伎俩不再奏效,婚前查询制度犹如“照妖镜”,让这些人的真实模样一览无余,再难肆意而为。
这有助于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暴力不仅会让受害者遭受身心的双重巨创,也是危害家庭整体幸福生活的毒瘤。试行婚前查询制度,就是在向大家倡导,婚姻双方要相互坦诚、不隐瞒,既要珍惜婚姻,也要清醒认识家暴的危害;既要勇敢对家暴说不,又要避免自己成为家暴的施加者。
作为国内首创,这一制度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值得期待。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其作用的发挥仍需更多的努力。比如不妨尝试扩大可查询范围,为查询者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可考虑将吸毒、抢劫等严重犯罪行为纳入查询系统,以便更加充分保障婚恋双方的知情权。此外,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形成合力、相互配合,既能全面查证、调取证据,又能全方位宣传,进一步发挥制度效果,促使我们社会达到更高水平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