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
将大米、小米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形成了米汤。
专家介绍,粥熬好后,冷却一段时间,便可发现在粥的表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把它叫做米油,衡阳俗称米汤。米汤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健脾,滋阴养胃,利小便通淋。
中医认为,大米熬粥后大部分的营养和精华都在米汤里,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在古代医家看来,米汤的滋补作用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紫竹林单方》提到“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腹服下,其精自浓”。也就是说,男子想调精助孕,不妨空腹喝点加了盐的米汤,以助养肾精;女人产后喝的小米粥,也是借助了米汤的滋补作用;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米汤,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效果;幼儿、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喝米汤能补益元气、增长体力。
锅巴
饭焦也叫锅巴,但不是现在包装零食所称的“锅巴”。传说三国时代,刘备茅庐三顾,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家徒四壁,无甚招待。其妻黄月英,见锅里还剩些锅巴,遂用米汤煮锅巴,香润爽口。
专家称,烧焦的食物在营养学上被列入垃圾食物、致癌食物。但中医讲的“焦”只是微微焦黄、焦黑的状态,并且用的是无油干炒的方式,是通过炒焦来增强药材本身消食化积的能力。比如焦三仙,是用三味炒焦的药材组合而成的。
很早以前民间就以焦锅巴入药了。饭焦具有和中、健脾、消食、止泻之功,胃弱者及慢性胃炎、不思饮食者宜食;脾虚、消化不良、久泻不愈的老人、小儿宜食;病后消化力弱、食积腹痛者宜食。或以水煮成焦锅巴粥,则焦苦之味全无,竟成焦香可口之味;或以之为细末,1日3次,每次1勺(约10克),开水送服。
名中医蒲辅周曾经以焦锅巴为主药,辅以山楂、神曲、砂仁、鸡内金、莲子之类,制作锅焦丸,并认为此丸性味和平,无论男女老幼,中虚脾弱,肌肉消瘦,久患下利(腹泻),或大便不成形,俱可久服。
食疗方 莲子饭焦粥
原料:莲子肉50克,饭焦(锅巴)、白糖各适量。
方法:莲子浸泡半小时后与饭焦一起,加水,用文火煮粥,等莲子肉烂熟,调入白糖即可。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容易溏泄的人群。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