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道说道
  1.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有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

  站在考生角度上想,高校录取通知书,不过意味着他们成功拿到了高校“入场券”,并不等同于他们与学校签订了“入学契约”。在未入学之前,他们仍然保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但或许高校做好自我检视,从剖析自身、自我优化做起,“录而不读”的问题更能得到改观,于学校发展而言也更有价值。为什么考生选择了就业、留学,而非前往一所颇负盛名的高校深造?“录而不读”现象的背后成因,更值得高校认真思考。校方是否在录取过程中做好调剂意见征询工作?能否为学生提供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教学培养方案?可否提前了解学生就读意愿,优化录取流程?相信如果高校给予这些关键问题更多关注和思考,从解决自身问题,提升学校竞争力入手,从长远看,不仅能够给自身带来更多主动权,也不失名校风度,更能以开放心态彰显自信胸怀。——评论员  许晓芳

  2.跳绳被列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点项目,是每个孩子必须要达标的考核内容。据报道,在一些地方,有家长担心过不了“跳绳关”,花钱把孩子送往校外培训班,一堂课要200元。跳绳已经成了超越语数英三大学科的入学“第一关”,市场上专项提升跳绳技能的培训班十分火爆。

  在传统教育理念里,设置一些考核项目是必要的,而考核就要达标。当前,“考核依赖症”是一个现实问题,几乎所有的考核,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扭曲。现在,除了跳绳等规定动作,有的地方还推出了游泳等自选动作。初衷固然不错,但一旦操之不当,就可能造成新的焦虑,助长新的培训班。对于各种培训班,尤其是像跳绳这样的培训班,家长应该放松心态,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重视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 ——评论员  乔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禁止“大数据杀熟”要落到实处
“朋友圈改定位” 背后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爷爷与桥
说道说道
处事切莫心怀侥幸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说道说道 2019-10-15 2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