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类APP 就得有“教书育人”的样子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要求,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不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1.如今,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很多商家将目光瞄向了学生教育行业。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下,推广教育类APP自然是吸引学生及家长的有效方法。但应认识到,教育类APP就该有“教书育人”的样子,不该靠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来从学生身上“薅羊毛”。

  值得肯定的是,要求对教育类APP不设置准入许可体现出监管部门的法治思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原则。反过来说,如果对一个靠竞争即可调节的市场滥设许可,将会导致竞争不充分,商家无动力提升产品质量,最终无利于消费者的结果。对于教育类APP,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无设定相应的许可事项。那么,监管部门就没有理由滥设准入门槛。事实上,也只有让更多商家充分地参与竞争,各个APP开发者才更有动力和压力靠优质的内容赢得教师、家长、学生的青睐,而非坐享垄断成果。——评论员   史洪举

  2.其实,教育APP之所以会衍生出这么多的问题,关键在于很多教育APP的初心不正。其根本不是为了为学生和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是为了牟利,只是钻了教育的空子而已,打着教育的旗号,行的却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之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等八部门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学习类APP,已经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追求让师生和家长满意的状态,这才是教育APP的初心和使命。也唯有如此,“互联网+教育”才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也会变得更有意义。——评论员   默   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谁不说咱珠晖美
教育类APP 就得有“教书育人”的样子
“妈妈防空队”传播法治建设强音
说道说道
网络遗产继承应有法可依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教育类APP 就得有“教书育人”的样子 2019-09-09 2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