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道说道
  ➡

  1.上海静安区一所小学的国庆作业内容,被发到微博上引围观。作业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用树状图的形式写清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还标注至少四代。第二部分要求写出“建国以来,家族中曾经有过哪些名人、功绩或者是谁为社会或家庭作出了重大贡献,或是某一行业内的一把好手。”

  这种“普查式”的作业,不仅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家庭隐私,也没有考虑到对孩子们心理和情感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更突兀的是,在价值导向上还有着潜在的问题:这份作业强调的是“名人、功绩、贡献”,仿佛普通人、平凡人的事迹交上去要被判“不合格”,这恐怕在是向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至少是一种倾向。现代教育的公平价值观在于,它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他们生来没有朽木和璞玉之分,更没有出身的高贵和低贱之分。从这一点来说,教育事业仍任重道远。——评论员   与   归

  2.最近,一款热门读书软件推出了“无限会员卡”。每个月只需缴纳19元会费,就能无限量阅读软件内的所有出版图书。有人说,一年只用花200多元,出版图书随便看,这可比买实体书划算太多了;也有人反驳说,就算充了会员,不读书的人也照样不会读书,别花这个冤枉钱。

  上世纪90年代,套装礼品书一度在图书市场大行其道。礼品书多是精装硬壳、书名唬人,内容编校却粗糙不堪。原来这些书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观赏的,只能作为摆设与装饰。患上了“仓鼠症”、只囤书而不读书的人,正是把所有书都变成了“礼品书”“摆设书”,占有了书籍本身。有“仓鼠症患者”调侃自己的状态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所以,到底要不要充值,还需要从虚妄的充实感中跳出来,重新审视买书读书的目的。别把有用的书变成了摆设,把有趣的书变成了负担,而应该多享受读书带来的真正获得感。——评论员   许   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东部封王唤后生
用烂苹果榨汁 “出口”不是挡箭牌
离“我的父母我陪护”还有多远
说道说道
学习作业类APP需严厉整顿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说道说道 2018-10-18 2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