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规模为多年来所罕见
1
李抒音说,“东方”系列演习属于俄军例行性战略方向演习,每4年举行一次,自2010年以来已举行过两次。“东方-2018”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性演习,参演规模空前,涉及力量众多,涵盖地域广阔,参演人员超过30万,参演装备车辆3.6万台、各型飞机1000余架、舰船近80艘。
“这样大规模的演习为多年来所罕见。”李抒音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称这次演习可与苏联时期的“西部-81”演习相提并论,甚至在地域范围上还超过了“西部-81”演习,可谓“史无前例”。
演习全程实战化程度高
2
参演官兵进行直升机索降训练
长期研究俄军改革转型的李抒音对俄军注重贴近实战开展训练印象深刻。她说,俄军要求所有演习都必须在“最大限度接近实战条件的环境下”进行。“东方-2018”战略演习作为高级指挥机关对各军兵种战斗训练活动的大检验,就是要检验实战条件下军队的野战素养和空中及海上作战技能。
李抒音说,在这次演习的“主战场”——东部军区楚戈尔训练场,俄军每年都要举行数十场不同规模的演习,但训练场上却没有一幢固定建筑物。近3万名中俄参演官兵均在野战帐篷宿营,所有保障完全按野战条件进行。在演习准备阶段,中俄两军参演的主战装备就多次组织了密集的实弹射击。此外,参加演练的俄军官兵不少都有战争经历,他们将把从战场上获得的经验带到演习中去。
中俄军队共同参与的“东方-2018”战略演习11日正式拉开帷幕,在未来几天时间里,中俄两军官兵将密切协作共同上演一场规模空前的战略级联合战役演习。
作为俄军四大战略演习之一的“东方”系列演习,在俄军演习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方-2018”战略演习是自1981年苏联“西方-81”演习以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参演人员超过30万,参演装备车辆3.6万台、各种飞机1000余架、舰船近80艘,堪称“史无前例”。
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国军队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赴俄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俄两军战略指挥机构共同组建导演部,联合战役指挥机构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俄联邦武装力量东部军区派出。中方参演兵力约3200人,各型装备车辆1000余台,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30架。
这次中俄联演展现出哪些新亮点?中方参演部队将会得到哪些方面的历练?在演习现场,记者就演习相关情况采访了随队参演的军事专家、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李抒音。
俄军重量级装备悉数登场
3
“种类、数量众多的武器装备密集出动,是这次演习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李抒音说,现在的楚戈尔训练场堪称俄军现役“明星”装备的一次大“聚会”,平时通过媒体才能看到的诸多重量级装备悉数登场。
李抒音说,演练中,图-95MC和图-22战略轰炸机将亮相,苏-24M、苏-27、苏-30CM、苏-34、苏-35等苏系列战机也将纷纷出动。参演的直升机中,既有米-24、米-8和米-26等系列,还有外号“短吻鳄”的卡-52武装直升机。伊尔-76运输机、A-50预警机及多型无人机也参加演练。此外,俄军T72B3坦克、TOS喷火坦克、2S19自行榴弹炮、“旋风”火箭炮、道尔M2U和山毛榉M2防空导弹等先进装备都会在演习中大显身手。
演习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4
自8月20日中俄两国国防部宣布将在“东方-2018”框架下共同组织联合战役演练开始,中国军队参演就引发广泛关注,纷纷猜测此举的背景与意图。
李抒音说,同以往两军在多边和双边框架下的历次演练活动一样,这次演习依然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而是基于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拓展两军合作深度广度的需要所开创的一种联合演习新模式。这种合作形式,较之以往的联合反恐演习,可以使两军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和交流。
“对于我军来说,在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后派遣约3200名军人、1000余台装备车辆、3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出境参演,既是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学习借鉴的机会。”李抒音说,在前期的协同训练中,中方参演部队官兵士气高昂,以良好的战斗作风、战斗素养赢得了俄军的赞赏和好评。
中方参演部队将会得到哪些历练?
5
中方导演部指挥员:这次我军受邀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是两支改革后军队“合帐”练兵、互相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对我军的历练是多方面的:一是检验改革成效,为我军下步深化改革提供实践支撑;二是整体运转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提高战略战役指挥控制能力;三是与俄军肩并肩联合演训,近距离学习俄军作战与训练的有益经验;四是大规模跨境机动联合演训,全面检验指挥通信、运输投送、无依托野战保障等能力。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