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发声
面对“女士停车位”
不妨少点歧视焦虑
“
近日,浙江省境内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女士停车位”,停车位比一般标准车位大了不少,地面上用粉色涂料画了一只“高跟鞋”的logo(标识),并标出“女士停车位”字样。该“女士停车位”在元旦前后引起网友围观。与服务区对车主的调查结论完全相反的是,网上的声音却大多认为此举是对女性的歧视。
1、每当有关“女士停车位”的新闻发生时,总会引起这样的争议。从字面上理解“歧视”,最直白的说法就是因为某些身份背景上的不同,而对某一群体区别对待。不过,“歧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区别对待”,背后还有一个隐含意思,即会给受歧视的群体带来客观上的不利。反过来说,对这种“歧视”的消除,会带来某个群体境遇的改善。
从这个意义上看,“女性停车位”很可能就不属于此范畴。原因很简单,女性群体并没有因为这样的行为遭受损害。对于一部分驾驶技术不太过硬的女性来说,“女性停车位”的存在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便利。如果因“歧视”为由而取消,对女性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女司机来说也谈不上有什么好处。再者,“女性停车位”并不是固定选项,本质上是“优先权”,有需要的人自由选择,不需要的人不接受即可。非要说是“歧视”,显然有些牵强。 ——评论员 杨 京
2、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样“惯”女性驾驶员,不利于形成让她们苦练驾驶技术的环境,让她们觉得反正有专用停车位为她们服务,从而不利于社会整体驾驶者素质的提高。这种看法真的想多了。首先,这种设施会“鼓励”女性驾驶员不努力提高技术本就是个猜想;其次,提供相关设施不仅是关爱,也是出于对社会整体成本的考虑。想一想,如果是一个司机老是在停车位前停不进去,会不会造成拥堵?会不会增加与周围车辆接触的危险?
因此,面对公共设施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举措,不要自以为是地为特殊需要群体的“被歧视”而焦虑,这种“歧视焦虑”,并不利于消除女性歧视,反而会损害这一群体的利益。
——评论员 廖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