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组织一纸诉状将外卖平台告上法庭,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公益维权行动。餐饮外卖是“互联网+餐饮”形成的新兴行业,涉及传统餐饮业、互联网企业、普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等多方主体关系,严格说来,餐饮外卖产生的外部成本,各方主体都应有所分担,但外卖平台作为餐饮外卖行业的“中枢平台”,理当在各方主体中承担重要责任。
当然,环保组织起诉外卖平台,对餐饮外卖业涉及的其他主体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环保法治教育。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遏制塑料垃圾泛滥,传统餐饮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等都负有相应责任。消费者点餐时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转而使用可降解的环保餐具,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意味着自己的消费行为要受到更多成本约束和责任约束。一个理性、文明的消费者,为此增加成本和责任约束是值得的。消费者如此,传统餐饮企业和监管部门等主体也是如此。——评论员 君达
2、解决外卖塑料垃圾污染问题需界定清楚个人消费者、外卖企业、垃圾处理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划分。有专家提出,可以借鉴国际普遍采用的垃圾回收押金制度,消费者购买外卖时先支付部分押金给平台,用餐后将外卖餐盒送至自助回收机器或人工回收点,平台确认后将押金退还给消费者,以此促进消费者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垃圾回收意识。
提高国民素质,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这是其一。完善相关政策才是治本之策。完善监管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已经事不宜迟,在生产者责任中增加回收的义务。通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政策,对具有可再生能力的垃圾回收处理进行补贴,用经济杠杆撬动第三方回收的积极性。只有当环保成为生产使用企业的硬指标,对每位使用者都有奖惩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环保人人有责。
——评论员 陈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