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热点发声

  防孩子沉迷“手游”, 别仅靠禁玩神器

  最近,一款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在未成年玩家中风头可谓“一时无两”,不少未成年人沉迷于此,导致学业荒废、花销巨大等问题,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对此,腾讯公司适时推出了一款“神器”——成长守护平台,家长通过平台关联孩子的QQ或微信号后,便可实现“一键禁玩”。

  

  1、无论是从数据还是现实情况来看,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的推出,可谓是应运而生,非常有必要。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玩手游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限制和引导。但对于这款“禁玩神器”,我们不必抱太高的期待,或者说,防止孩子沉迷手游,仅有禁玩神器还不够。一则,“成长守护平台”只是针对腾讯公司旗下的部分游戏,无法对其他游戏做到有效监控;二则,“成长守护平台”只能关联孩子的两个微信与QQ账号,孩子可以通过申请“小号”的方式避开家长监控,可以说,让人防不胜防。

  ——评论员  蒋发明

  

  2、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游,“堵”是一方面,必不可少,但“疏”或许更重要也更为有效,疏堵结合才能既让孩子享受游戏的快乐,也不至于因过度沉迷而影响学习与成长。 

  在“堵”这一块,除了游戏公司平台应尽快推出类似于“成长守护平台”的系统,并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共同打造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手游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疏”方面,则主要考验家长的教育方式与理念了。一味“禁玩”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他们明白沉迷游戏的危害,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的游戏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或许才是防止他们沉迷于网游、手游的治本之策。

  ——评论员  夏熊飞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常规赛:英雄书写的纪录华章
善由心生
为“芯片级”维修的工匠精神叫好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 2017-04-13 2 2017年04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