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经济基础。从全球经济看,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航者。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的5年间,中国一国贡献了全球GDP增长量的37.6%。201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7.8%。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这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增长,也是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增长。期间,中国股市经历了5年漫长的熊市,去年出现了千点反弹,今年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股灾。可以肯定地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股市没有充分反映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继续加大改革和转型力度,中国经济很可能明年中探明中长期底部。如果经济中长期保持5%至6%的增长,股市慢牛就有了经济基础。
二是社会基础。从世界政局看,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中国中央高层尽心尽力抓经济、抓改革、抓反腐,全国上下形成了空前凝聚力。记者调查显示,目前做多的动能仍充足,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11月以来,尽管A股市场呈现震荡整理态势,但国内产业资本增持股票表现活跃。统计显示,剔除个人股东,153家A股上市公司股份增持额达243.75亿元。被称为A股风向标的险资成为主力,4家被险资增持的上市公司,其股票被增持市值合计达166.89亿元,占11月份以来总增持市值近七成。
整个11月证券保证金净流入797亿元,而且连续3周净流入,这是自7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上周A股市场新增自然人投资者36万,连续三周增长,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两融余额小幅回升,重现净买入格局,表明融资客博弈热度犹在,做多氛围不减。
三是金融基础。从金融环境看,大金融板块的爆发和人民币“入篮”利好相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专家认为,此举是自欧元产生以来,国际金融界最大的事件,表明中国在此次金融改革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显示中国的改革得到全球认可。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长远来讲是重大利好。
房地产板块走强是近期市场最大的亮点,万科A股价更是创出7年来新高,这与改革个税利好相关。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