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发现新“超级细菌”基因
  研究成果称其“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专家提醒,耐药细菌正常人感染率极低,无需恐慌,多注意饮食健康,保持环境卫生

  中外研究人员最近在牲畜和人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对抗强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基因,这意味着人类所用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被攻破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要以更大力度控制抗生素滥用。

  该研究由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吉姆·斯潘塞等中外研究者联合进行,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

  多国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样的一个发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并且他们紧急呼吁, 要限制多粘菌素的使用,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多粘菌素是一种包含药用粘菌素并且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抗生素。但医药专家称,耐药细菌虽然危险但正常人感染率极低,无需恐慌。

  发现MCR-1

  “目前仅限于在中国发现”

  研究人员分析猪肉、鸡肉以及人类患者身上采集的细菌样本发现,存在一种特殊基因MCR-1,携带该基因的细菌对多粘菌素表现出强耐药性,并且这种耐药性还能够快速转移至其他菌株。

  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使用愈加频繁,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抗菌能力最强的多粘菌素被视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当青霉素、四环素等传统抗生素逐渐失效时,医护人员只能选择多粘菌素。研究人员认为,MCR-1将使多粘菌素也丧失效力。

  从2011年至2014年,研究人员从中国屠宰场的猪、农贸市场和超市贩售的猪肉和鸡肉中采集了细菌样本,并分析了广东和浙江两所医院患者身上的病菌。结果发现,从动物和生肉中采集的大肠杆菌样本中,MCR-1基因出现率很高,且阳性样本比例逐年升高;在1322个患者身上采集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氏杆菌样本中,也有16个样本含有MCR-1基因。

  与动物身上采集的细菌样本相比,人类身上的细菌样本中阳性比例较低。研究者推测,MCR-1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性可能源于动物,但已开始蔓延至人类。鉴于目前在农业和畜牧业中普遍使用多粘菌素,多位研究人员建议,应尽可能限制多粘菌素一切不必要的使用。

  该研究发现MCR-1基因存在于细菌的质粒上,而质粒是一种可转移的环状DNA,很容易在不同菌株之间传递和交换遗传物质。这意味着MCR-1可能会不断扩散,最终协同其他耐药性基因孕育出一种“超级细菌”。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目前MCR-1的发现仅限于中国,但该基因很可能像其他耐药性基因一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想起 NDM-1 

  出现在印度, 很快传播至全世界

  日益传播的MCR-1耐药性基因被发现, 令人想起2010年另一种所谓 “超级细菌” 基因NDM-1被发现的新闻。 那种基因出现在印度,很快传播至全世界。

  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劳拉 · 皮多克等人说,现在有必要建立全球MCR-1耐药性基因监控体系,所有的多粘菌素的使用都必须尽快降到最低的限度,并且停止一切不必要的使用。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戴维·佩特森和帕特里克 ·哈里斯在 《柳叶刀 ·传染病》 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说, 粘菌素在农业中使用,屠宰动物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 食物中的粘菌素耐药性, 人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完整了, 所以他们说, 使这些环节脱钩的少数几个办法之一是限制或者停止粘菌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否则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医学领域业内声誉极高的同行评审性质期刊,英国《柳叶刀》杂志以其高影响因子及刊载的各种前沿原创文章而著名。

  解读:携带率不等于感染率,超级细菌不提升杀伤力

  日前,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姚振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发布的研究显示,其研究团队在广州地铁7条线路上采集了320个乘客常触碰位置的样本,检测出2.5%的样本含有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实际上,此次在地铁中检测出来的MRSA是早已被发现的超级细菌品种,并非新发现,姚振江表示,大家无须格外紧张。“一般而言,人群中携带超级细菌的比例约为1%-5%,携带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被感染。”姚振江表示,由于包括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青霉素都难以杀死这种细菌,因此,它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死亡。

  疾控专家解读,超级细菌不是指对人的杀伤力提升,也不会导致新的疾病产生,不用过分恐慌。

  简单地说,就是感染了一种细菌会产生什么症状,当这种细菌转变成超级细菌时,它导致的疾病症状仍然一样,但是会使疾病治愈的难度提高。“主要依靠预防和开发新的药物进行治疗。”姚振江说。

  广东药学院教授陈思东认为,这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恐慌,实际上人群密集的地方一般都有MRSA,几乎“遍地都是”,但其感染率很低,只有体质较差人群比较容易受到感染。

  “如果它污染了物体表面,人手触碰就有可能通过手传播,这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勤洗手。” 上述医药专家称,平时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保持环境卫生,日常通过身体锻炼的方式来增强免疫力,生病期间最好避免出现在人群密集处。

  名词解释:“超级细菌”

  泛耐药细菌的统称。据介绍,由于人类在疾病治疗和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导致对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细菌”大量繁衍,使部分抗生素药物在疫病防控中失去了作用。

  综合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京报》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中国发现新“超级细菌”基因
冬季洗澡容易犯的4个错误
3招教你淡定地食用火锅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中国发现新“超级细菌”基因 2015-11-25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