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通讯员 李杨) “同学们,知道怎么分辨过期食品吗?”“路边摊的辣条能随便买吗?”9月24日,蒸湘区人民检察院与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走进衡州小学,将“食品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两大主题融入课堂,用互动问答、实例对比的方式,为孩子们送上一堂既实用又生动的法治课,既筑牢“舌尖安全防线”,也播下“尊重知识产权”的种子。
检察官从孩子们日常爱吃的零食切入,没有堆砌法条,而是用“实物对比+案例讲解”让知识更易理解。现场展示“过期食品VS合格食品”包装图,介绍“SC”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好吃≠安全”。
随后,检察官用一个小故事开启新主题:“小美写了首小诗发在班级群,小明复制粘贴当自己的作文,还得到表扬,这样做对吗?”“不对!侵犯了小美的版权!”六年级学生小何的回答得到了检察官的肯定,也让“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随后的“真假猜猜猜”环节更让孩子们兴趣十足,检察官在PPT上展示出正版与盗版的零食包装、文具,让大家观察对比。结合实例,检察官进一步讲解:“辨别假冒伪劣商品,要记住三个关键点——看版权标识、认商标logo、查专利信息,这些都是正版产品的‘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