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泉
记得伤春经病起,日长慵下妆楼。
慧因悔向隔生修。草偏栽独活,
花未折忘忧。一幅生绡窗下展,
亲将小影双钩。画成未肯寄牵牛。
只缘描不出,心上一痕秋。
清·浦梦珠《临江仙·记得伤春经病起》
同为清代文学家张景祁也有一首写独活的诗:玉骨香桃瘦不支,懒拈红豆写新词,薄寒更柰雨如丝。量药忍教尝独活,咒花不许放将离,酸辛情味有谁知。和浦梦珠一样,也写得有些伤感。
独活是一种草,为什么叫这么怪僻的名字呢?有人说它:“一茎之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露出渗透到骨子里的杠头嘴脸,先人们便油然生出一股绵绵不绝的爱意,欣欣然将其定名为独活。那意思明摆着,只配它自个活着。”从这么个解释看起来,独活作为一种卑微的草,是真正的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主儿了。
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处身自然界,而不受自然事物所左右和摆布,甚至执意反其道而行之。独活作为草,为何能修到此等境界? 大概它从没有想过流芳百世,不问前身后世,不慕荣华富贵,不屑功名利禄,只求享受此刻那种了无牵挂的感觉,它又怎会攀附于谁和屈服于谁呢?
独活又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 胡王使者、长生草。弘景曰: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曰独活。《别录》曰: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名独摇草。独活是伞形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可达1.5米。根分枝圆锥形,淡黄色。茎圆筒形单一,中空,叶膜质,茎下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两侧小叶较小,近卵圆形,茎上部叶卵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独活根药用。可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症。治诸中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肤苦痒,手足挛痛劳损,风毒齿痛,骨节酸疼,头旋目赤疼痛,五劳七伤等。
《千金方》上就有个方子专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续名医类案》有个方子专治牙齿风热上攻肿痛:独活、地黄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和渣温服,卧时再用。
说是有个老爷子,牙齿剧痛,又松动。名医依照《千金方》《续名医类案》道:年老肾精不足,加上虚风上拔。那就要用一味药能够养肾阴,再用一味药可以把少阴肾精的浮风疏散出去。而养肾阴,最妙不过地黄;祛少阴浮风,并能止痛之药,最妙不过独活。用生地养其真,使齿根不动摇,用独活顺其性,祛其风,使痹痛消除。就用这两味药,教这老爷子用酒泡后,含在牙齿上面漱口,饮下一点也可以,齿牙松动而痛,很快就好了。
年老牙齿松动疼痛,大都是肾精亏虚所致,所以不能纯用风药去止痛,还得配滋养肾阴之品,令牙齿牢固不痛。《黄帝内经》提到,不通则痛,不荣易痛。这风药独活能令五脏元真通畅,不通则痛的病机就解除了;而生地乃补养肾水第一品,它能养五脏之真,不荣则痛的病机也解除了。风药能够引领滋阴药去滋养五脏九窍,就像春风能把春雨带过来,灌溉禾苗,而滋阴药又能缓解风药之燥。这样春风带雨,万物生发,风药配滋阴药,五脏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