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秀
由七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国内首部原创绘本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在辞旧迎新之际上映,契合中国春节传统文化阖家团圆情感的精准表达。恰如该片简介所提及的那般,七章故事都以爱为主轴串联,勾起许多观众童年无尽的记忆。善良勤劳、和蔼慈祥的父母和老人们,更是让人无限思念。治愈画风的电影,也引领国产动画新风潮,传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念,趁父母长辈健在时,多尽孝心多陪伴他们。
电影《向着明亮那方》曾于202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映,受到儿童文学界和绘本界专家等的好评。片末,笔者看到许多出版社联合出品,绘本动画与电影奇妙邂逅,中国式长辈不善表达爱的内敛情感,让人随着钢琴BGM舒缓的情感流动而共鸣,像极了经典动画《麦兜故事》《狼行者》《海洋之歌》等极致的爱与美。
诚如片名《向着明亮那方》,代表着中国式原生家庭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父母长辈的爱,终将引领每个孩子走向光明。这是一部纯粹的文艺电影,没有商业化的炒作,有的只是绘本做朴素的底版,让孩子在一场电影的时光中感受到,属于中国人爱和善意的温暖。
该片真实的口语自述故事,美术风格截然不同,反转和寓意都让人眼前一亮,方言和环境声也让人身临其境,心瞬间能安静下来。影片用不同绘画技巧,牵动起观众跟随父母和老人们,那些曾经带着自己长大的背影的情绪而起伏。
在影片第二章中巴车司机老周开了一辈子森林的路线,森林中的萤火虫女孩和动物们经常出现给他办派对。这次动物们庆祝他退休,他们一起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旋转欢笑着。仿佛一场梦,老周醒来时开车,篮筐里装着满满的松子,黑夜中有萤火虫和一轮明月照亮他回家的路,予人温暖。
该片还具有很强的功能性,通过故事口语自述娓娓道来,让孩子摆脱怕看牙、不敢独睡等问题,虽有教育目的,但指向性不强,不会让孩子觉得有道德绑架的教条意味。第三章改编来自真人真事,汶川地震后有一些“缺胳膊少腿”的孩子,该章节的男孩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他喜欢玩火车,父母陪伴在他身后,三人开着电动火车到处周游。一开始看笔者觉得平淡无奇,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一家三口喜欢开火车到处玩,直到有一次,男孩开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中。父母在黑暗中说:“儿子前面的路还需要你自己走。”“我就要走出来了,你们放手,让我自己走。”最终,男孩颤颤巍巍,踏着假肢,一步步从心灵创伤,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走向光明那端。
蒯老伯的糖水铺这则故事,是空巢老人孤独生活的“人间真实系列”,这份孤独背后,有片头女儿打电话对父亲的思念牵挂。有蒯老伯儿时吃芝麻糊的温情,映照在其他孩子身上,有着代际传递的关怀。顾客、街坊邻居和蒯老伯的互动,又体现出中国社会“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另外,电影通过类似《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的人物自述和镜头语言,那种扑面而来的香气,那种渗透在大荧幕的粤式甜品之爱——龟苓膏、木瓜银耳、香椰西米露、芝麻糊等等,销魂营销的视听语言,都让很多观众禁不住口水直流。
七位年轻导演,七章拼盘电影,温柔敦厚充满美感,忠实原著意味深长,似乎献给正在长大的孩子,与不想长大的成人。清新、文艺、治愈,这样的一次心灵之旅,对于每位观众而言,能生出许多无奈和感慨。似乎导演们想用这些小故事告诉世人,趁父母长辈健在时,多尽一份孝心,多担一点做儿孙的责任,哪怕是多一声问候,多一次陪伴也好,而不是等到他们去世的那一天,追悔莫及,抱憾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