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小龙 记者 刘思远)12月23日上午,驻雁峰区省、市、区政协委员集中视察该区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情况。
作为衡阳市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产业链承载地,雁峰区正在努力申报输变电工业特色小镇,致力建设打造衡阳市第一产业链和“中国特变电气城”,同时积极推进植物园片区、白沙片区建设,打造中山南路民国特色街区商圈、民俗文化夜经济新地标、教育小镇等,这些美好愿景期待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11月下旬以来,该区以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美化城区、乡村、社区攻坚行动:城区方面,拆除更换破旧广告牌及电子显示屏300余处,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750个,补栽绿地1.3万平方米,修葺修复人行道约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3000余个;乡村方面,水泥硬化房前屋后2.92万平方米,硬化、油化村道39公里,安装村道路灯896盏,拆除乱搭乱建115处,清理淤泥垃圾3000余吨,完成绿化3万平方米,栽树4765棵;社区方面,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管线改造3000余米,拆除违建3200平方米,增加无障碍设施65套,建设和提质建身场地9个……
会前,“三级”政协委员先后深入白沙洲街道白竹皂社区衡纺机小区、 园林社区天嘉翰廷小区以及岳屏镇文昌村,通过现场察看、听取相关情况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城乡治理标准化推进情况。座谈会上,政协委员集中观看了《雁峰如此多娇》宣传片及《雁峰区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汇报片》,听取了雁峰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城乡治理标准化有关情况报告。委员们对全区各项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对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城乡治理标准化常态化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物业管理提质、垃圾分类推进、标准化宣传等建言献策。
城乡治理是个精细活儿,不光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要有一套合适的标准化“针法”来遵循参考、定义风格。雁峰区委书记王燕表示,城乡治理标准化是老百姓的家门口工程,对于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要认真吸收采纳,认真研究,切实打造好城乡治理标准化“雁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