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县阳光村:
八月瓜“开炸”上市 山野果成了致富果
在岘山镇阳光村八月瓜种植基地,村民与慕名前来的游客正在采摘八月瓜。 ■钟仲华 摄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勤   钟仲华 袁一心)  眼下,衡阳县岘山镇阳光村上垅组的八月瓜种植基地,80余亩八月瓜已进入采摘季,一个个饱满、色泽鲜润的八月瓜挂满藤蔓,“皮开肉绽”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果园中,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在瓜田间,尽情体验采摘乐趣,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八月瓜学名三叶木通,又名中华肾果、野香蕉、狗腰子,是一种野生藤本水果。八月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农历八月间果实成熟,因果皮炸裂成两瓣而露出果肉的特征而得名。

  2016年,岘山镇阳光村在外经商的刘清在参加一次商会活动上,见到家乡山间那不起眼的“狗腰子”,却成了都市里人们争先寻找的野味果,还被众多社交平台冠上了“吃稀奇”“大山的野果”“童年的回忆”等标签。于是,从没有种植过水果的她,与丈夫宋平一道进行调研,发现家乡自然条件适合种植八月瓜。2017年8月,摸透了八月瓜种植门道的夫妻俩商议后决定,投入300余万元,在家乡流转80多亩荒山,模仿葡萄的种植方式,用水泥桩子和钢丝搭架子,开始种植八月瓜苗子。为保持八月瓜原生态的品质和野生果实的口感,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基地坚持采用绿色有机的原生态种植模式,林下养殖了鸡、鸭,施肥全部使用猪粪等有机肥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基地种植的八月瓜已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按现在市场价计算,年销售总额可望突破100万元。“八月瓜真的不愁销路,果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就有人开始预订了。”刘清笑呵呵地说。为扩大八月瓜种植规模,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红利,刘清还牵头成立了盈乐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负责提供苗和种植技术,村民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务工的方式参与发展八月瓜产业。目前,基地共吸纳了周边2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党建红”畅通服务烟农“最后一公里”
“三严”措施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百日行动” 斩断寄递渠道“毒手”
八月瓜“开炸”上市 山野果成了致富果
百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八月瓜“开炸”上市 山野果成了致富果 2021-10-18 2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