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周卫国 图/彭 斌 罗 盟 张志伟 李 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一飞冲天,“豹眼”聚焦,天地之间,一览山水。“阅”瞰衡岳大地,记录山乡之貌,发现衡阳之变,呈现小康之新,展现衡州之美,感悟百姓之悦,激昂奋斗之志。是为记。
盛夏时节,入伏后的又一个高温天。我们一早驱车前往耒阳市永济镇大众村,探访小康湘南乡村的新生活。
在大众村葡萄、莲子种植基地下车。举目四望,莲田荷花、葡萄大棚、农家洋楼相互交映,空气中飘来阵阵荷叶荷花的清香。大众村辖21个村民小组,721户,3568人。全村耕地面积共 5400 亩,其中水田 2640 亩,人均 0.74 亩,典型的湘南农业村。村子紧邻耒水,毗邻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桐子山。蓝天白云下,不时有白鹭从荷花丛中起飞、盘旋、降落。荷花竞相绽放,或红、或白、或粉,随风摇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油然而生。
上午九点半,跟随旭莲生态观光农林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刘玖生,我们进入到葡萄园。入口处,果园道停着一排“小电驴”,这是工人上下班的坐骑。浓密的葡萄架外,全部盖上了蓝色的防鸟网。葡萄架中,有五六个中年妇女猫着腰正在干活,主要是拔除杂草,给疏果、葡萄套袋,开机浇水。
这个葡萄种植基地有近600亩面积。记者发现,基地有两种棚架。一种是高架大棚,2019年种植的葡萄苗刚一人多高,没挂果,规划建设集采摘、观光于一体的果园。另一种是一米多高的矮棚,棚中葡萄正处盛果期。工人都是大众村的村民,土地流转后成了基地员工。基地按照男工100元、女工80元每天支付工资。一名工人向记者道:在家门口就业,每年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还能够照顾小孩老人,真的挺好。采摘高峰时,基地每天需要50多个人工,这葡萄和莲子种植基地,解决了村里100多人的就业。
“怎么这些莲子,这边长得又高又茂盛开花多,那边低矮稀疏开花少?”在莲田基地,面对记者的疑惑,负责种植的工人说:“种莲子每三年就要换种轮作,那边低矮、开花少的,是今年新种的,到明年长势就好了。基地种植的太空莲一号,是从江西引种的品种,曾经搭载实验卫星和神舟飞船上天咧。今年莲子的收购价格稳定,每亩收益能到5000元。荷塘莲田是传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发展赏荷花、采莲子、养鱼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都有了。”
村支部书记熊文生告诉记者,村里熊家洞片900亩地属于受污染耕地严控改造区。2016年,村里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先后流转2000多亩水田和土地,旱地建葡萄种植基地,水田建莲子种植基地。加上智航玩具制造公司招收了附近320多名村民就业,村里组织外出劳务就业,这数架“马车”为大众村产业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帮扶120多名群众脱贫。
临近中午,记者一行来到大众村委会。无人机再次起飞,从空中俯瞰,在绿树、荷花的映衬下,村民整齐划一的现代化两层小洋房自南向北呈棋盘状排布。航拍镜头看到一台洒水车正在喷洒着水——据说高温天,一天会有两次除尘降温作业。农村也洒水除尘?记者眼中的新鲜事,村民却早已习以为常。
村支部书记熊文生说,近年来,大众村一手抓产业培育,一手抓村容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对全村进行了“村道硬化、路面油化、夜里亮化、环境美化、生态绿化”,治道路、治厕所、治垃圾、治污水、治塘池,家里干干净净,村内亮亮堂堂。他自豪地告诉我们:村里这两年有30多户搬进了新居。大众村成为远近知名的小康村、示范村、文明村、生态村,还入选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点。村里年接待观光游客5万多人次,旭莲生态观光农林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三星级单位”。用村民自己的话说:产业有了,腰包鼓了,生活富了,环境美了,生活在这样的乡村,日子越过越舒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盛夏访大众村,日映荷花,葡萄香甜,百姓乐业,环境宜居,一幅更加和谐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耒水河畔的青山绿水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