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刘绍泉
从衡邵高速西渡出口下,几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
连日来的持续降雨让梅花村洁净如洗,田野农作物长势喜人,村庄内党旗猎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标语非常醒目,村务中心、“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图书室里不时有村民进进出出,或办事办证、或兑换积分商品、或借阅书刊……好一幅 “富春山居图”!
5月21日,省委巡回指导组走进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充分肯定了该村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梅花模式”。
走深 走实
梅花村,村名如花。
近年来,这个距离衡阳县城仅1.5公里的村子因地制宜,大力实施项目兴村、产业强村、文化活村、环境美村的“四村战略”,打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组合拳”:
——将土地流转到村并予确权颁证,再通过培养大户,集中连片开发,实现小坵变大坵、新增田亩约100亩,还吸引了“田园牧歌”“尚绿生态”“梅香情缘”等一批企业纷至沓来;
——导入积分银行模式,从评优评先、道德公益等7个方面经民主评议分配积分,由银行按积分授信、放贷,引导村民争当典型,推动乡风文明;
——以村基础设施入股方式,带动村民入股,参与企业分红,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稳步增收;
——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分解为积分,具体到门前三包、公益等,充分调动党员投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对20多个村民小组长推行“积分+激励”模式,对综治维稳、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指标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
如今,该村已经从默默无闻的“城郊接合部”华丽蜕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村庄、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基层党建示范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村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明翰故里·好人讲党史”“明翰故里·老党员讲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倡导广大党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百姓的贴心人、干事业的带头人和严以律己的清廉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大家明白一个硬道理:中国共产党就是行,跟着共产党走永远前程光明!” 省人大代表、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表示,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求实求效,该村扎实做好“德”字文章,对每位党员群众打分考核,党员评优、村民入党等都看积分,连到银行贷款都得把德放在首位。
见行 见效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梅花村党组织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群众心更齐、让梅花村更兴盛。反复思考、讨论并付之实践后,大家一致认为,重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于是,“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模式在该村启动,通过“学、看、讲、听、办”五个环节,把屋场恳谈会的小讲台,变成干群共同学习党史的大讲坛、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大舞台:
——宣讲员通过集中备课、培训,做足恳谈前“功课”,增强学以致用效果;
——组织群众学习前看党史微电影、微视频和党史节目,开展沉浸式教育,营造正能量氛围;
——运用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并动员群众现身说法、结合远景目标激励;
——通过屋场恳谈会,让群众畅所欲言,收集意见;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分类整理、及时处理解决;
……
前不久,梅花村第二次恳谈会在刘家花园屋场举行,老支书刘翠静现场带头学党史、讲村史,党员干部一起看红色故事视频,村民现场踊跃提问,村干部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并就上次恳谈会上收集的问题一一作答:
“村南200多米防洪堤已报告上级,汛期前一定合拢”“红星组美丽屋场建设已与国土规划部门沟通协商,下个月启动”“沿蒸水河旁的美丽屋场建设准备就绪,思想统一了就动工”“蛟龙组没装路灯,村里每盏补贴1700元,尽快实施……”
就这样,屋场恳谈会成了百年党史的“学习会”,干部群众的“交心会”,为民办实事的“现场会”。
鼓劲 奋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花村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脚点,以“厚德同心积分银行”为主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形成“党员带头+ 组长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通过多次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该村党总支提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打造农旅文融合的三大功能区,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努力将农户变商户、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同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之产业发展学习清单、实践清单、活动清单,逐项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该村还推出“学党史,结对子”举措,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实施机械化早稻种植工作,打造 3000 余亩高档优质稻,种植万株梅花,建设绵延 3 公里的梅花文化长廊;打造特色瓜果采摘区、生态蔬菜种植区,种植特色果树 800 余亩,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 300 余亩,逐步建设“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围绕打造“梅花村”“梅花缘”“梅花俏”等品牌,深度挖掘传统饮食、农耕和民俗文化,建成星级休闲农庄 3 个、特色农家乐 6 个。
如今,该村已获得贷款1280万元用于优质稻、村集体合作社、乡村休闲农庄等项目建设,与浙江一家公司合作投资6000万元的梅花公园二期工程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五一”期间,公园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几十万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我们将与时俱进,建成闻名的先锋村、美丽村、幸福村,让飞到东南的‘孔雀’往回飞,让城里人搬到村里住,让城市居民到村里企业打工。” 刘准告诉记者,今后,梅花村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提高、让新农村建设突破向前,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方面再立新功,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