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水谱华章 兴水惠民生
——衡阳市水利工作成就掠影
▲衡阳河湖众多,水系发达。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防汛救灾责任制,1795座上型号水库、3000公里防洪堤、24座尾矿库、205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落实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管护责任人。科学开展水库防洪调度,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实现未垮一库一堤,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夺取了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全市城市防洪达标率80%,乡镇防洪达标率45%,水库除险加固巩固率80%。图为武警官兵与当地干部村民一起抢修堤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起,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使全市河湖保护和治理取得明显实效。目前,我市已任命四级河长3380名,全市526条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体系;关闭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49个排污口,完成西湖、岳屏、莲湖公园等21处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湘江干流实现禁捕退捕;全面整治非法砂场322处,351个“四乱”问题已100%完成整改。图为美丽的蒸水河畔风景。
▲现代水网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事关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十三五”时期,全市水利系统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稳投资、惠民生”的重要任务来抓,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7.1亿元,2019年我市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省水利厅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中被评为A。图为祁东县红旗水库全景。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是最紧迫的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整合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资金10.2亿元,解决了32.75万建档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全覆盖,84.26%的行政村实现了通自来水;累计完成移民投资16亿元,移民贫困人口脱贫率达95.14%;完成9103户、31016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改,集中供水工程问题完成整改99处。2017年底,市水利局对口帮扶村衡阳县溪江乡九峰山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该村的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取得突出成绩。图为衡阳县樟木乡集中供水工程。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十三五”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的落实,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建立坚强有力的水上联合执法体系,成立城区河道管理联合执法队;关闭111个涉重金属企业,完成湘江干流和城区蒸水河两岸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的关停搬迁任务。图为衡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十三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统筹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管理、防灾减灾、农村饮水安全、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为衡阳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规划采用“一轴五支多点”的防洪格局、“一带三片多点”的饮水格局、“一圈多支多元”的用水格局、“一江五水多廊”的河湖生态格局,以满足人民对水安全的需要为目标,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到2035年,防洪、饮水、用水和河湖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打造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三张网”
治水谱华章 兴水惠民生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治水谱华章 兴水惠民生 2021-03-22 2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