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吟吟 实习生 肖涵毓
“你的安全有我在,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救援人员。”2020年年底,一部《紧急救援》的电影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在咱们衡阳,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从水下搜救,到山地营救;从重大活动、赛事的安全保障,到进校园进社区讲解防范自然灾害知识……常年奔波在守卫安全的第一线。它就是石鼓蓝天救援队,一支由退伍军人、医护人员、驴友、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私营业主等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民间专业综合性救援组织。其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3月13日上午,在香樟苑,石鼓蓝天救援队正在开展山地救援技术训练。头盔、八字环、静力绳等装备齐全,大家几人一组,利用绳索攀岩、速降,动作干净利落……队长詹小平介绍,队员们每年会定期集中训练,包含队列、体能、专业救援等项目,参加专业救援技能培训还必须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
石鼓蓝天救援队于2018年开始筹建,2020年3月26日正式注册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救援队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正式队员、预备队员及志愿者300余人,大家还自费添置了无人机、搜救犬、冲锋舟、水下声呐探测仪等救援设备,积极开展义务巡山、巡河和各类应急救援演练,期间还参加了两次救援任务。
“每次接到救援电话心里都不舒服。”在詹小平看来,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防”永远大于“救”,因此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尤为重要。筹建初期,蓝天救援队就开启了安全宣传进社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队员们精心制作课件,以案说法,为广大受众普及防灾自救相关知识并开展避震、防火逃生、防踩踏、防溺水等演练活动。并不断扩大宣讲范围,推动应急救援知识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截至目前,已经举办各类主题讲座67场,受益者达3万余人。
谈起未来,詹小平说,将努力把石鼓蓝天救援队打造成一支更专业的队伍,结合山野救援和城市救援、水域救援,把自救互救的知识更广地传播出去。
雷锋家乡学雷锋 衡阳群众在行动